第52章 克定厥家(第2/3页)

“是逢乱世,谨慎行事也未有不好。”韩汜表现的极为理解道。

“那依先生所见,如今东宫有喜讯,陛下又下此诏,我该如何做才好?”

“幕后告知王爷口谕其用意,王爷应该知道。”

“楚王想借本王的手铲去东宫腹子,好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王爷什么都不需要做,静待东宫佳音。”

赵王大惊,“可若真被东宫诞下了长孙,那可就要册立皇太孙了,虽说他是太子,日后的子嗣必然是太孙,可是皇太孙的册立,势必会让那些大臣以为局势已定而倒戈太子。”

韩汜摇头,“王爷以为,陛下口头上的承诺,能当真?”

继而解释道:“所谓君无戏言,那不过都是说来让臣子卖命的话罢了,明白人听听也就罢了。”

“所有之一切,尽在天子,掌握中!”

“那按先生说的,只要陛下不允,小王岂不是无望了?”

韩汜又摇头,“天子也有失策的时候,”韩汜走到棋盘旁拾起一颗白子,落在众多黑子的中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可怕的不是强大,而是,未知!”

赵王低着头看向棋盘,韩汜用一弃子,将局势反转,于是挑眉道:“未知,是指楚王?”

“武举马上就要开始准备了,王爷的授业师父,是枢密使吧?”

“是,枢密使不仅是小王的师父,而且还是沅陵的外祖父,之前未曾告诉先生,是因...”

“下官都知道,但不管是谁,都会对下官这种凭空出来的人心存疑惑吧。”

“先生不怪罪便好,先生问起师父?”

“兵部不掌本职,所以此次武举陛下极有可能让枢密使主持,臣听闻,萧家长房嫡子对于夺魁,势在必得。”

“萧云泽是有些骁勇,但只是个头脑简单之人罢了,就算过了武艺,要过师父的策论,恐怕没那么简单。”

韩汜摇头,看道赵王,“王爷可曾听过,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污?”

听懂的人旋即朝韩汜拱手,叹服道:“先生高明!”

将赵王送走后,韩汜返回宅内,“我要的锄头可买了?”

“回阿郎的话,早命人买好了,小的这就取来。”

厮儿递过锄头,“阿郎要这锄头作甚?”

韩汜将外袍脱下,接过锄头向院子走去,“种菜。”

厮儿很是不解,摸着后脑勺紧跟上前,“阿郎中了进士,又是日后的县马,还需要亲自种菜么?”

“中了进士如何,当了县马又如何?”

“中了进士,当了县马就不用忍饥挨饿,而享荣华富贵,受人敬仰。”

“可是这些,买不来我的心安!”

厮儿还是不懂他的话,他只当家主是寒门出身,得了这富贵也闲不住,骨子里带出的穷酸罢了。

“小人帮阿郎垦地。”

“不用,你替我去菜市上去买些菜种。”韩汜便给了他几个铜板。

“是。”

不知是不是刨地的声音过大,动静传到了一旁的楚王府,又恰逢楚王旬休在家。

一边是韩宅荒废的院子,一边是楚王府东厢用来练骑射的院子,时不时还有马蹄声传来。

着淡紫窄袖圆领袍子的骑在马上,驱着马缓缓靠近墙边,“当初将作监修建这座藩邸时这里是本王的正东房,本要将韩舍人脚下这片地征进来的,韩舍人如今能在这里种菜,可得感激一下本王。”

韩汜便将锄头放下,朝楚王拱手,“下官见过楚王。”

韩汜又不紧不慢道:“这宅子是陛下送的,地契也是陛下给的,就算将作监要征用,也要得到陛下的允许吧?”

“韩舍人这脑瓜真是比常人不同极了,难怪陛下会这般器重。”

楚王又道:“只是起居郎身为朝廷命官,亲自下地,是否有失体面?”

“我朝以士为尊,然士下面紧接为农,大内的后苑尚且设了观稼殿,天子每年于殿前种稻,秋后收割,不仅如此,还有亲蚕宫,难道帝后如此,也失体面?”

楚王也并不慌张,反而笑了笑,“你是新科的榜眼,本王自是说不过你的,就是不知,韩舍人的菜熟了后,本王能否分一杯羹?”

“王爷是我朝的亲王,要什么没有,下官这一亩三分地种的菜都不够自己吃,王爷竟还要来讨下官的菜。”

“本王也想尝尝,自己耕种的菜与买来的,究竟有何不同。”

“割起来的都是菜,只不过,富人下地是寻趣,穷人下地则是活命。”

“那韩舍人下地呢?”

韩汜便伸开手,华丽的外袍内却是粗布短衫,“王爷也看见了,下官并非富人,但如今也不算是个穷人,下官下地只是,不想忘本。”

楚王骑在马上,撇头看见韩汜所在的小院中,一直侍立着一个替他拿外袍的女使,她随之轻轻一笑,“本王倒是忘了,金榜题名的三鼎,只有探花郎是出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