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亦飘零久(第2/3页)

他必定要充分了解战场上各式兵种的作战方式和优缺点,还得深知敌我双方、甚至包括北崖军队的实力强度。

综合这些因素以后才能获得一个基础的假定条件,而之后基于这种假定条件的推演则完全就是一种……考验动脑能力和对各种战术运用程度的时刻。

也就是说,能得出这一结论,不仅要聪明过人,还要了解战场上的所有常规的、非常规的战略知识……

所以侯爷究竟是如何掌握这些的?

难道都是通过书本上……?

无论众人心中是如何惊诧惊奇,方才顾景愿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极有道理,完全挑不出错处。

在场的将领们不仅提不出半点异议,相反的,他们此时所想的就只有——

他们大宜的文曲星……果真是非同凡响!

“哈哈哈!精彩,果真是精彩绝伦。”广平王率先站了出来。

他一边鼓掌一边看向顾景愿,目透赞扬的光芒:“先前总听皇上说侯爷聪明绝顶,今日见了,侯爷果然神机妙算,是旷世奇才。”

猛地被夸,顾景愿还是会觉得窘迫。他道:“当然下官的推断只是单纯从兵力方面出发,战场胜负还需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下官也仅仅只是推论罢了,剩下的还是要有皇上、王爷以及诸位将军们各展实力才能实现。”

说着,他对在场所有人都拱了拱手。

态度很谦和,话语也很诚恳,无形中将整个营帐的人都抬高了一分。

皇上看他自是满眼都是欢喜的。其余人则是完全想不到,方才在沙盘边锋芒毕露、舌灿莲花的侯爷这会儿还能如此谦卑,不由又对他心生了几分好感。

先前压根未将向阳侯看在眼里的将领们这会儿已经彻底由侯爷竟然会武的震惊进展为自愧不如的膜拜,众人都纷纷拱手回礼,纷纷表示必不叫侯爷失望。

卓衍也满意地捋了捋胡须。

对这位侯爷他忌惮过,也好奇过。

忌惮主要是源于他曾经在朝中与皇上之间的关系。

好奇则是从去年开始,皇上骤然变了个人。

而究其根源,从卓衍获得的种种情报来看,似乎是与小顾大人突然自请离京有关……

虽然皇上从未在人前提到过,但从那以后,他对这位向阳侯便多了几分好奇。

更遑论,将顾大人带回来的这几日,皇上又变了个模样,比以前开朗了许多,便更加坐实了卓衍的这个猜测。

他一直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将皇上影响至此。

于是这份好奇便保留到了今日。

直到今日,卓衍才终于明白,这位顾大人究竟是有什么特色,才能让皇上非他不可。

只不过……

特征和特点是看到了。顾大人的确是机敏不凡,完美无瑕。

可是如此惊才绝艳之人,出现在他们大宜……这究竟是福是祸?

……

如论是福是祸,至少这次向阳侯的推论不会有错。

近一步攻打北戎的计划便就此敲定。

即便敲定了率先攻打左城的计划,但也正如顾景愿所说,战场胜负多有变数,是以后续要准备的事宜还有很多。

比方说左右城池之间若要互相支援,援军一天便可抵达。

是以等到真的开战破城之时,给大宜军的时间并不多,必须要准备得万分充分得当才可。

龙彦昭询问了广平王的意见后,亲自下令,将种种任务都分配下去。

众将散开,都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龙彦昭还记得顾景愿方才身体不适的事情,他单独将顾景愿留下来,命人将先前便吩咐下去的养生羹汤端上。

顾景愿今日说了那么多话也渴了。

他没客气,自己动手一勺一勺地将那汤喝下。

原本打算伺候侯爷用汤的皇上:“……”

皇上还有很多事要忙,眼见着顾景愿将那汤喝完后,他又交代了一番,要顾景愿好好在营中休息,补个回笼觉,这才放心地离开出去办事。

顾景愿赶他去做事,自己也没在主帅帐中多待。

战事前的准备工作没一件他能插手的,他也不愿掺和,离开主帐后,顾景愿径直向后方自己的营帐走去。

路上,他遇到昨夜在

皇上帐外遇见过的那年轻将领,与之擦肩而过。

顾景愿腰背挺直向上,依旧笔直前行。

但那年轻将领却在犹豫过后,折身追了上来。

“侯爷留步。”

顾景愿停住脚步,不解地打量着这位拦住自己的年轻校尉。

他记得这位方才也在主帅帐中听他推演,以为对方是还有什么问题没听明白,不禁问道:“将军何事?”

但面对顾景愿一双黑白分明的眼,那校尉却突然双膝跪地,道:“末将……末将是来给侯爷请罪的。”

“……”

顾景愿闻言,重新打量起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