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四十六章 死而不朽(第11/18页)

[108]《道德经》:“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09]《汉书·高五王传第八》:“始诛诸吕时,朱虚侯(刘)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尽以梁地王兴居。及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二年,王诸子,乃割齐二郡以王章、兴居。章、兴居意自以失职夺功。岁余,章薨,而匈奴大入边,汉多发兵,丞相灌婴将击之,文帝亲幸太原。兴居以为天子自击胡,遂发兵反。上闻之,罢兵归长安,使棘蒲侯柴将军击破,虏济北王。王自杀,国除。”

[110]《易经·屯卦》:“《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111]《论语·宪问第十四》:“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12]《管子·宙合第十一》:“时则动,不时则静,是以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阳也,故愁其治言,含愁而藏之也。”

[113]贾谊《新书·卷第六》

[114]《魏书·列传第六十二·尔朱荣传》:“荣既有异图,遂铸金为己像,数四不成。时幽州人刘灵助善卜占,为荣所信,言天时人事必不可尔。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久而方悟,遂便愧悔。于是献武王、荣外兵参军司马子如等切谏,陈不可之理。荣曰:‘愆误若是,唯当以死谢朝廷。今日安危之机,计将何出?’献武王等曰:‘未若还奉长乐,以安天下。’于是还奉庄帝。”

[115]《北史·列传第七十七艺术上·刘灵助传》

[116]《史记·赵世家第十三》:“异日,姑布子卿见(赵)简子,简子遍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天所授,虽贱必贵。’”

[117]《管子·形势第二》:“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

[118]《庄子·庚桑楚第二十三》:“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人有修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

[119]《春秋左传·僖公元年至三十三年》:“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120]《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高祖薄姬,文帝母也。父吴人,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姬父死山阴,因葬焉。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许负相薄姬,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喜,因背汉而中立,与楚连和。汉使曹参等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

[121]《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三》:“裴松之注:初丹杨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道涂陷坏,兵士被甲持仗,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

[122]西汉末年的刘歆(刘向之子),听说民间有谶言“刘秀当为天子”,于是改名为秀。

[123]《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述梦有人语之曰:‘八厶子系,十二为期。’觉,谓其妻曰:‘虽贵而祚短,若何?’妻对曰:‘朝闻道,夕死尚可,况十二乎!’会有龙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孙帝’。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

[124]《荀子·正论篇第十八》:“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125]《荀子·臣道篇第十三》:“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126]《论语·子罕第九》:“‘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127]《论语·阳货第十七》:“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