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十三章 时乎时来(第3/6页)

浑身晒得滚烫,心却冷得如千年玄冰:“当年施大人是问过苏燕燕的,且皇后已经放苏燕燕出宫了,姑姑为何还要说皇后疑心她?”

芳馨道:“姑娘有所不知,姑娘走后,皇后召见婉妃娘娘,或径直逼问,或旁敲侧击,问了好些老大人与姑娘的事情,还问起过苏姑娘。婉妃娘娘不明所以,被逼问得无可奈何,向奴婢哭了好几次。后来陛下知道了,便下道旨,婉妃娘娘除了年节朝见,可以不必去守坤宫请安,这才无事。皇后娘娘还召见过奴婢两次。奴婢虽不怕问,可她病中的眼神,却阴恻恻的很是吓人。奴婢事后想想,也有些后怕。好在这都是婉妃初入宫时的事情了,这两年皇后的病情急转直下,便再没提过此事了。奴婢想……”她忽然露出一丝怜悯的苦笑,“皇后娘娘这两年倒像是灰了心,不然身子也不会坏得这样快。”

皇后坚信自己无辜,事后再次疑心苏燕燕,也甚是合理。只是她一念之差,放了苏燕燕出宫,如今苏燕燕是参政之女、将军夫人,是得了封诰的朝廷命妇,早已不比当年身为宫女之时了。皇后并无真凭实据,在父亲之事上又着实理亏,且失势失宠,想要再查苏燕燕,几是难成之功。她只能追问玉枢和芳馨,可惜玉枢全然不知,芳馨雾里看花。她的疑问,只能留待黄泉路上慢慢思想了。我侧转过身,望着椒房殿深处,冷冷一笑。过不了多久,恐怕椒房殿就要易主了。今日是她最后一次接受妃嫔女官、皇子公主的朝拜。一定是!只可惜,我不能把父亲所受的酷刑加诸在她的身上。

不到守坤宫,不来椒房殿,我竟不知道我是如此地憎恨她。恨入骨髓。

芳馨正要说什么,忽听阶下一个娇脆的声音道:“你们两个有什么悄悄话尽可在漱玉斋说,到了这里还要咬耳根子,显见得是主仆情深了。”

我一扭头,只见史易珠身着流朱色绣美人蕉水獭皮长袄,戴了一套牛血红宝石头面,火团一样飘了过来,浓烈而野性。一张珍珠白面孔早已不见了昔日桃花般的天然颜色,多了总理万机、生杀予夺的赫赫威势。我连忙上前迎接,行礼道:“玉机拜见颖妃娘娘。”

史易珠还礼,笑道:“姐姐入宫倒早,本宫还以为你赶不上元日朝请呢。”

我笑道:“玉机一大早便随母亲入宫了,还亲眼见了前朝命妇们在奉先殿前磕头呢。”

史易珠细细打量我道:“姐姐一丝未变。”

我淡淡一笑道:“妹妹越发干练了。”

史易珠含一丝不以为然的落寞道:“积年冗务,人都老了。哪里比得姐姐,自由自在。”

我伤感道:“这一次回京,见了启姐姐、采薇妹妹和苏妹妹,回宫来又见了妹妹你,只觉得人人都向前走了一步,唯有我自己,还是这样没有长进。这三年倒像白过了。”

史易珠笑道:“若成婚生子便是长进,那路边的村姑也比姐姐有出息。姐姐是要做一番事业的人,何必作此歪叹?”只见她深红色的水獭皮抹额上,嵌了一颗拇指盖大小的红宝石。葳蕤一点红垂在眉心,深藏起骄阳万丈。从前她从不用脂粉来修饰自己绝美的容貌和天然的好气色,今日的面孔却在阳光下白得发亮。柳眉斜飞,眼风锐利。还是那副五官,细看起来却似变了一个人。

颖妃见我看她,不觉红了脸道:“我变得很厉害么?”

我疑惑道:“妹妹……似是有哪里不同了。”

颖妃道:“姐姐方才不是说,我变得干练了么?”

我笑道:“听说妹妹忙于度支。我早便说过,妹妹有经国之才,绝不会只是一位碌碌的嫔妃。”

颖妃低头一笑,鬓边的金线步摇轻轻摇晃,下面缀着的几十颗米粒大小的红宝石像身体里不安分的血珠子一样跳了起来:“若不是朝廷要征西夏,我哪里有出入御书房的机会?”

我笑道:“陛下逞雄心大志,妹妹尽富国智略,这叫作夫妇一心,是天下多少合伙过日子的夫妻求也求不来的。”

颖妃笑道:“姐姐惯会拣好听的话说。可惜这宫里,和陛下‘夫妇一心’的人也太多了些。”

我笑道:“妹妹的能为,我不信这宫里还有第二人可以比得。妹妹是独一无二的。”

颖妃的目光越过我的肩头,忽然充满了欣羡之色。我回头,但见玉枢领了众乳母宫人,浩浩荡荡走了进来。她身后两个贴身跟着的乳母,一个抱着一岁半的高晅,另一个抱着花团锦簇的襁褓。颖妃道:“婉妃来了。”说罢已迎了上去,各自屈一屈膝。只听玉枢道:“妹妹来得倒早。”

这三年来,我刻意躲避着玉枢。在我的想象中,我和玉枢重逢的情景,当是淡漠的微笑,冰冷的礼仪,客套的寒暄,疏远的审视,然后各自走到椒房殿的一角,静静等待帝后出现。可是不知怎的,当我听到她说“妹妹”两个字的时候,已是满眼热泪。芳馨在我耳边道:“姑娘当上前去迎接婉妃娘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