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2/8页)

接下来是卡萝尔的哭泣声。

卡萝尔从心里确实希望看到普鲁士独裁政府的垮台,她自己深信,除了普鲁士以外,世界上哪儿都没有独裁政府了。她从电影上一看到部队从纽约出发的情景,心情就感到非常亢奋。可是叫她深感不安的,却是她在街上遇着迈尔斯·伯恩斯塔姆,听到他说了下面这些话:

“你的那些事儿怎么样了?我呢,混得还不错,新近又买了两头大母牛。怎么啦,这会儿你变成一个爱国者了?啊?准定是他们带来的民主——死亡的民主。是的,打从伊甸园那个时候开始,只要一打仗,工人们总是根据大老板说给他们听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奔赴战场,互相残杀。可现在我比从前聪明了。我已经学乖了,什么战争不战争,我压根儿不乐意听呢。”

卡萝尔一听到迈尔斯的这些话以后,心里考虑的,已不再是这场战争的问题,而是马上敏感地觉得:她自己、维达以及所有一心要为“普通人效劳”的人,实在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这些“普通人”只要一了解到事实的真相,他们就能够自己关心自己,而且很可能也是这样做的。她暗自思忖,数百万像迈尔斯那样的工人早晚要统治一切的,她一想到这里,不由得感到毛骨悚然。到了那个时候,恐怕连一向与她恩爱相加的伯恩斯塔姆、碧雅和奥斯卡里娜,也不会再把她看成“宽宏大量的好太太”了——想到这里,她就马上打住,再也不敢琢磨下去了。

6月间,正好美国卷入欧洲大战以后两个月,戈镇出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那就是声名煊赫的百万富翁、波士顿维尔维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珀西·布雷斯纳汉荣归乡里,拜客访友。凡是新来乍到的外地人,常常都要听到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这个在本镇土生土长的大人物。

整整两个星期,都是传说纷纭,莫衷一是。萨姆·克拉克大声对肯尼科特嚷道:“喂,听说珀西·布雷斯纳汉快要回来啦!老天哪,能见到这个老家伙俺真开心,嗯?”后来,《戈镇无畏周报》在头版用头条大号标题,刊登了布雷斯纳汉给杰克逊·埃尔德所写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杰克:

你好,杰克,我想此事已是指日可待了。我马上就要到华盛顿去,在航空动力工业部门担任年薪仅一元的政府顾问。我要告诉他们,有关汽化器的问题我还有许多地方闹不清楚。但在我眼看着就成为英雄豪杰之前,我要回来钓几条大黑鲈鱼,与你和萨姆·克拉克、哈里·海多克、威尔·肯尼科特等老友畅叙一番。我将在6月7日从明尼阿波利斯动身,搭乘第七次列车抵达戈镇。一切面谈,并希转告伯特·泰比给我留一杯好啤酒。

你的挚友

珀西

戈镇的上流社会,金融、科学、文学和体育界的全体人士,在第七次列车到站时,几乎全都出动,前去迎接布雷斯纳汉。莱曼·卡斯太太站在理发师德尔·斯纳弗林旁边,久恩尼塔·海多克对图书馆的维利茨小姐也显得特别客气。卡萝尔看到布雷斯纳汉在车厢出口处冲着他们眉开眼笑。你瞧,他身材魁梧,服饰整洁,下巴凸出,目光如炬。他怪亲热地大声喊道:“各位父老乡亲,我向你们问好!”当卡萝尔被介绍给他——而不是他被介绍给她——的时候,布雷斯纳汉两眼直瞅着她,握着她的手显得热烈而又从容不迫。

许多人请他上汽车,都给他一一谢绝了。他宁愿迈开两腿,安步当车。他把自己的手臂搭在喜好运动的裁缝纳特·希克斯的肩膀上。衣冠楚楚的哈里·海多克和德尔·斯纳弗林两人,替他拎着两只灰色大皮包。杰克·埃尔德替他拿着大衣,朱利叶斯·弗利克鲍则替他拿钓竿、渔网。卡萝尔注意到,虽然布雷斯纳汉脚上穿着护腿套,手里拄着拐棍,可是没有一个小孩子胆敢嘲笑他。她拿定主意说:“我一定要让威尔也有一件双排纽扣的蓝外套,一条高边领子,一个布满花点子的蝶形领结,跟他的服饰打扮完全一样。”

那天傍晚时分,肯尼科特正在花园甬道旁剪草,布雷斯纳汉独个儿坐车来了。这时,他穿的是灯芯绒裤子,卡其布衬衫,领口敞开着,头上戴着一顶白色划船小帽,脚上是一双帆布鞋,显得别有风味。“威尔老兄,这会儿你还在忙活!老实说,回到这儿来,一穿上合适的、大尺寸的裤子,我心里舒坦极了。尽管人们都说大城市里怎么怎么惬意,可我觉得,赶回来看看老朋友,钓几条大鲈鱼——这才是赏心乐事呀!”

他健步如飞地沿着甬道向卡萝尔跑去,大声吆喝道:“小家伙上哪儿去了?听说你生了个大胖儿子,快抱出来,让我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