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第5/10页)

牧之比我大十三岁。十三,这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可是,我从不考虑这些迷信,中国人说夫妇之间差六岁不吉,外国人盲目地忌讳十三,我对这些完全不管。认识牧之那年,我刚满十七岁,他已三十。那是在父亲一个朋友的宴会中,我还是首次穿起大领口的衣服,首次搽口红,而且,是首次参加社交场合。

宴会之后,有一个小型的家庭舞会,女主人牵着我的手,把我带到牧之的面前,笑着说:

“牧之,教教这位小妹妹跳舞,她是第一次参加舞会,注意,不许让她觉得我们这儿无聊啊!”

我羞红了脸,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小妹妹,尤其我已穿上大领口的衣服,搽了口红,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完全的大人了。牧之对我微笑,教我跳舞,整晚,他安闲地照顾着我,好像他在照顾一个小妹妹。他的沉着、洒脱和宁静的微笑让我心折,仅此一晚,他就撞进我的心里,使我再也无法摆脱了!

我们恋爱的时候,与其说他爱上我,不如说我爱上他,我固执地缠绕在他身边,直到他被我迷惑。然后,我们的生命卷在一起,我是永不可能离开他了。和他结婚之前,母亲和我详谈过一次,她叹口气说:

“忆秋,你决心嫁他,我无话可说。但是,你不觉得你们年龄相差太远吗?你还只是个孩子呢,你能了解他多少?你敢断定你们以后会幸福?”

“我断定的,妈妈。”

“别太有把握,”母亲苦笑了一下,“你知道他的身世?你知道他的过去?”

“我知道,”我说,“他的父母家人都在大陆,他只身来到台湾,完成了大学教育,然后留学法国学化学……”

“还有呢?”

“没有了。”

“知道得太少了!”母亲说,“你应该再考虑一下。”

“我不用考虑了,”我说,“如果我不能嫁给他,我宁愿死!”

于是,我们结了婚。结婚那年,我十九岁,他卅二岁。婚后三年,日子是由一连串欢笑和幸福堆积起来的,我从没想过,生活里会有任何波折和不幸。母亲一年前迁居台中时,还曾对我说:

“假若发生了任何事情,千万写信告诉我!”

难道母亲已预测到我们之间会有问题?难道她已凭母性的本能而猜到我要遭遇困难?我握笔寻思,心中如乱麻纠结,越想越紊乱不清了。

一封信写了两小时,仍然只有起头那几个字,收起了信封信纸,我站起身来,倚着窗子站了一会儿,看看手表,是下午四点半。忽然,我想打个电话给牧之,没有任何事情,只是想听听他的声音,以平定我的情绪,也驱走室内这份孤寂。

对方的铃声响了,有人来接,我说:

“请何牧之先生听电话!”

“何牧之?他下午请了病假,你是哪一位?”

我脑中轰然一响,茫然地放下了听筒,就倚着桌子站着,瞪着电话机。请病假,请病假?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又没有上班?今晚,大概又不会回家!为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昨夜以前,一切都是正常的。但一夜之间,什么都变了!我木然地呆立着,越是要思想,就越想不清,直到双腿发软,我才摸索地坐到沙发上去。靠在沙发里,我坐了不知道多久,当门铃突然响起来的时候,我大大地吓了一跳。昏乱而神志恍惚地开了门,门外,却出乎意外地是牧之,我诧异地说:

“怎么,是你?”

“怎么了?”他好像比我更诧异,“当然是我,不是我是谁呢?我下班就回来了,不是每天都这样的吗?”

不是每天都这样的吗?我看看手表,可不是,已经六点钟了,正是他每天下班回家的时间!我看了他一眼,从他的脸上,我看不出什么特别来,假如我不打那个电话,我决不会怀疑到什么。可是,现在,我的心抽紧了,刺痛了。我转身走进房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脸色。他跟了进来,换上拖鞋,走到桌子旁边,伸手去拿咖啡壶,我才猛然想起今天竟忘了煮咖啡!我“哦”了一声说:

“真糟!我没有煮咖啡!”

“咖啡用完了吗?”他问。

“不是,是我忘了!”

“哦,”他望望我,眼睛里有抹刺探的神色,“没关系,等下再煮好了!”

我走进厨房,围上围裙,想开始做晚饭,今天已经开始得太迟了!把冰箱里的生肉拿出来,才又想起竟忘了出去买一点蔬菜,扶着桌子,对着菜板菜刀,我突然意兴索然,而精神崩溃了。我顺势在一张小凳子上坐下来,用手托住头,心慌意乱,而且有一种要大哭一场的冲动。牧之走了进来,有点吃惊地说:

“你怎么了?忆秋?”

“没什么,”我有些神经质地说,“我头痛,今天什么都不对劲,我不知道。我觉得有什么事发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