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与旋涡历险(第3/10页)
脉冲星放出强烈的气味,而黑洞在哪儿还不清楚,气体星也只是借着脉冲星的光线隐约发光,看不清细节,只是能看到两个气体星浓度最高的不是中心,而是稍微偏向脉冲星的部分。浓度最高的点和脉冲星之间的距离,以及浓度最高的点和黑洞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和脉冲星的公转半径相等。
真是奇妙的现象。自己一头闯进来固然后怕,但是既然来到这里,自然也不能就这么回去。
纯一郎思来想去,决定首先接近脉冲星。接近看不见的黑洞太危险了,而且只要“黑洞无毛”的理论没错,凑近黑洞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发现。气体星也没什么好看的,差不多可以算是星云的一种。
向脉冲星飞行很简单。因为黑洞的重力非常强,脉冲星的重力基本没有影响,可以保持稳定的轨道。所以就算距离快到最接近的地方,脉冲星的重力开始起效了,也基本上感觉不到。纯一郎知道,不管怎样的天体,只要不是一头撞上就可以轻松逃脱。
纯一郎也不害怕脉冲星的焦煳气味,他设定了一条从脉冲星表面数十公里处掠过的双曲线轨道。
最初的征兆是身体的各处突然伸出几十条天线,而那些原本应该是均等突起的部分突然集束在两个相反方向。纯一郎想把它们收回去,但被一股很强的力量拉住了。再后来,不仅是天线,他的整个身体都被拉伸。纯一郎这才发现情况不妙。这是脉冲星的潮汐力。这颗星星把一个太阳的质量压缩在半径10公里左右的空间里,虽然没有变成黑洞——不,正因为没有变成黑洞,在它表面附近有着一般天体绝不会有的巨大潮汐力。
“最要当心的是中子星。”
妈妈明明这么说过,我却设定了靠近中子星的轨道!
纯一郎惊慌失措,一心想逃跑,开启了磁力制动。磁力制动是在强磁场中将身体组织的一部分变成超导状态,以便大幅减少与磁力线垂直的速度成分。但是,当前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并不正确。结果就是纯一郎丧失了能够从黑洞-中子星系统逃脱的动量。强大的潮汐力把他的身体拉得像针一样,连喷射方向都难以控制。即便如此,纯一郎直到最后还在努力。即使天线都被拽出来、体表开裂、内脏喷出,他还是不愿放弃。
我怎么能死在这种地方!我一定要活着回到妈妈那里!
纯一郎满身伤口,还是毅然启动了向脉冲星的俯冲。他暴露在大剂量X射线下,被拉扯、旋转,然后被扔去了相反的方向。
“妈妈!妈妈!救救我!啊,妈妈!”纯一郎的声音向着空荡荡的宇宙空间扩散。
醒过来的时候,纯一郎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周围不是温柔的真空,而是想要粗暴侵入体内的气体。纯一郎痛苦地呻吟起来。
怎么办?我和脉冲星接触了,我落在重力井里出不去了。我要死在这儿了吗?
“不管遭遇任何情况,首先记得检查自己的状态,然后分析周围的状况。总而言之,直到最后也不能放弃。为了在宇宙中生存,冷静的判断力是绝对必需的。”
是啊,妈妈。我不会输的。因为,我是妈妈的儿子呀。
纯一郎抖擞精神,检查自己的状态。之所以失去了意识还能存活下来,大概是通过不自主反射切换到生存模式的缘故。体表为了防止体外物质入侵而变得非常厚,强度也为了保持身体结构而加强了。大部分传感器死亡,还在工作的只剩下一个光学传感器、切换模式后产生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若干体内传感器。内脏的大部分都丧失了,剩下的基本也都受了损伤。运动能力勉强还保留着。推进剂基本没有了,不过还可以利用周围的空气推进。
简单来说,纯一郎丢失了身体的一半——恐怕是被脉冲星的潮汐力撕碎了。不幸中的万幸,“核”弹到了外面。人类的大脑并非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遍布全身。所以,除非被切得粉碎,不然都不会丧失个性。但如果没有“核”,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个性。
纯一郎分析周围的环境,没有发现对人类致命的因素。温度也不高,不用担心发生相变。光学传感器调整到与周围的光的波长相适应的范围。首先看到的是在各个方向上伸展开来的湛蓝天空。纯一郎飘浮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天空中到处都飘浮着棉花糖——这是地球上的一种食物——一样的云、巨大的水滴和陨石。放眼望去,这些都延续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纯一郎不禁对于蓝天的辽阔有些不安乃至惶恐。世界到处都是蓝色的,无边无际,仿佛他只不过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