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生日(第7/7页)

她用力张开双臂抱住我,我的脸紧贴在她脸上。她身上有股香气,像超新星余烬中诞生的星辰光辉,像原始星云中迸出的新鲜彗星。

“对不起,我来晚了。”她的声音沉沉地蹭过我的脸颊。

“没关系。”我说,真的没关系。我吻了她一下。

“真是个放风筝的好天气。”她说。

我们抬头望向太阳。

视角旋转变换,我们头朝下站在一片错综复杂的平原上,太阳在下面很远的地方。重力把我们脚底下的星球表面牢牢拴在那个炽热的圆球上,比任何丝线都要强韧。明亮的光子沐浴在我们身上,推动大地向上升起。我们正站在一只风筝的背面,它越飞越高,将我们引向群星之间。

我想告诉她,我能明白她的雄心壮志,她希望生得伟大,她想用自己的爱令太阳黯淡下来,她想方设法解决棘手的问题,她相信总有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尽管并不完美。我想告诉她,我知道我们总有缺陷,但与此同时也雄壮美妙。

但我什么都没说,只是握紧她的手。她也握紧我的手。

“生日快乐。”她说,“别害怕飞行。”

我轻轻松开手,微笑着对她说:“我不怕。我们就快到了。”在亿万颗太阳的照耀下,世界闪闪发光。

刘宇昆

Ken Liu

幻想小说作者和译者,同时也是一名律师和程序员。他是星云奖、雨果奖和世界奇幻奖得主,著有丝绸朋克奇幻小说系列“蒲公英王朝”,包括《国王的恩典》(2015),《暴风之墙》(2016),第三部即将面世,另有小说集《折纸和其他故事》(2016)。

创作之余,他还将很多中国科幻作品译成英文,包括刘慈欣的《三体》(2014)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这两部小说都获得了雨果奖。

[1]全新世(Holocene)是最年轻的地质年代,开始于11700年前。根据传统地质学观点,全新世一直持续至今,但近年来也有人提出,工业革命后全球地质状况因人类活动而产生巨大变化,开始进入“人类世”(Anthropocene)。

[2] 静态卫星(statite)是一种拟想的人造卫星,利用太阳帆的光压维持其轨道高度,由statics和satellite两个词组合而成。

[3]俄罗斯套娃之脑(matrioshka brain)是由罗伯特·布雷德伯里提出的一种拟想的超大型计算机,利用戴森球将整颗恒星包围起来,充分利用恒星能量,以产生巨大的运算能力,因其多套层结构而以“俄罗斯套娃”命名。

[4]出自约翰·弥尔顿的《失落园》第七章。原文为:“在水晶天,玻璃海的上面,可以亲眼观看离天门不远的另一个新的宇宙。可以说它的广袤是无限的,其中有无数的星辰,每个星可说是某个特定居民的世界。”

[5]沙卡多夫推进器(Shkadov thruster)是由列昂尼德·尼克哈伊洛维奇·沙卡多夫(Leonid Mikhailovich Shkadov)提出的一种拟想的星际引擎,由围绕恒星的静态卫星制造不平衡的光压,从而在一侧产生推动力。这种方法可以为整个恒星系统带来微小却持久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