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名 字(第5/5页)

“结果,”他继续说,“我这么做,令洁西难过得不得了,因为我毁掉了她心中一件无可取代的事物。我想后来发生的那些事,就是她对我的报复。我可以想象,她希望藉由参加那些我无法赞同的活动来惩罚我,不过,我所谓的希望并非意识层面的。”

“希望竟然可以不是意识层面的?这难道不会自相矛盾吗?”

贝莱望着机・丹尼尔,实在懒得再对他解释什么是潜意识,所以他只是说:“更何况,《圣经》对人类的思想和情绪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圣经》是什么?”

一时之间,贝莱感到相当惊讶,但随即又对自己的惊讶感到惊讶。据他所知,太空族的人生哲学属于标准的机械论和无神论;太空族不知道的事,机・丹尼尔当然也不知道。

他简单地说:“是一本书,在半数地球人的心目中,它是一本神圣的经典。”

“我不了解‘神圣’这两个字在此作何解释。”

“我的意思是,这本书具有崇高的地位。在适当诠释下,它的某些篇章包含了一整套的行为准则,而许多人认为,这套准则最有可能带给人类至高无上的幸福。”

机・丹尼尔似乎在咀嚼这番话。“这套准则有没有融入你们的法律?”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它并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人类必须心甘情愿、自动自发地去遵循。就某种意义而言,它的层次甚至高于任何的法律。”

“高于法律?这难道不也是自相矛盾吗?”

贝莱苦笑了一下。“要不要我引述一段《圣经》给你听?你有没有兴趣?”

“劳驾了。”

贝莱让车子慢慢停下来,然后闭起眼睛,花了一点时间来回忆。他很想背诵出《中古圣经》里那些铿锵有力的字句,可是对机・丹尼尔而言,中古英语只是一堆无意义的音节罢了。

于是,他用接近聊天的方式,以“现代英语”讲述这个故事,仿佛他并非追溯一段远古的人类历史,而是在转述一则当代的新闻:

耶稣前往橄榄山,清早又回到了神殿。众人聚集到他身边,他就坐下来对他们传道。不久,几位律法专家和法利赛人带来一名行淫时当场被捕的妇人,将她带到他面前,然后对他说:“夫子,这妇人行淫时被逮个正着,摩西的律法要求我们用石头打死这样的人。你的意见如何?”

他们这么说,是想要陷害他,用以制造控告他的借口。耶稣却弯下腰,用指头在地上写字,仿佛没听见他们在说什么。当他们再次问他的时候,他站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就先拿石头打她。”

然后他又弯着腰在地上写字。听到这番话的人,受到了良心谴责,于是从最年长的开始,一个个陆续走光了。最后只剩下耶稣一人,而妇人仍站在他面前。等到耶稣站起来,发现只有她一个人,就对她说:“妇人,指控你的那些人在哪里?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她说:“主啊,没有。”

耶稣对她说:“我也不定你的罪,走吧,妇人,从此别再犯罪了。”

仔细听完之后,机・丹尼尔问:“行淫是什么意思?”

“那并不重要,总之她犯了一种罪,而当时公认的刑罚是石刑,也就是说,大家向犯人丢石头,直到打死她为止。”

“那妇人真的犯了罪?”

“是的。”

“那么她为何没受到石刑?”

“听完耶稣的一番话,指控她的人都觉得自己做不到。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有些事物甚至凌驾于你脑中的那组正义之上。人类内心有一种冲动叫做慈悲,化为外在的行动则称为宽恕。”

“我并不熟悉这两个名词,以利亚伙伴。”

“我晓得,”贝莱喃喃道,“我晓得。”

他突然发动了警车,令它猛力向前奔驰,后座力随即将他紧压在椅背上。

“我们要去哪里?”机・丹尼尔问。

“去酵母镇。”贝莱说,“去找那个阴谋分子法兰西斯・克劳沙,设法让他吐实。”

“你有办法让他吐实,以利亚?”

“严格说来,是你有办法,丹尼尔,一个很简单的办法。”

警车继续快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