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郑成功的失败(第5/5页)

“是您,救了我?”

老和尚笑了笑,“救你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广慧长老,外面有大量清兵包围了寺院。”一个知客僧匆匆跑进寺院。

啊!他居然就是传说中的广慧长老!旗山总寺的方丈住持!传说他飞檐走壁,踏雪无痕!他总是普度世人,施药赈粮,端的是菩萨心肠,人间活佛!

长老按了一下床头的长明灯,洪梦睡的床缓缓地隐藏到墙壁中的一个密室里。

长老面色凝重地走到了大厅,那为首的清兵将领正是清兵千总。他气势汹汹问道,“据说你收了很多明朝遗民当和尚?你是不是暗中豢养祸害,与我们大清朝廷为敌!来人!把寺院里的僧人全都抓走!”

广慧长老稽首道,“施主,请听老衲一言!我们既然是出家人,自然是六根清净,不再过问世俗,也不问他出身何处。施主还请息怒,况大清皇帝信仰佛教,罪不加于出家人,万望千总海涵!”

千总一听,想那清朝先祖戎马天下,但几千年来,皇帝贵族都对西域传来的佛教敬畏有加,再一看那殿上怒目圆睁的天王,千总心中也怕了几分。

千总提起战袍,转身就走,“秃驴,这次暂且饶你一命!”

在场的众僧人都长长出了一口气。

那千总迈出两步,忽然高高跃起,拔出腰中的斩刀,回头一招“犀牛望月”,直刺广慧长老的头颅!

“方丈小心!”僧人们惊得大喊。

广慧长老的眼睛眨也没眨,稳稳如大钟,毫不躲避。

千总的斩刀离长老的天庭穴只有半寸不到,眼看就要在长老眉心戳一个大窟窿!

千总最后突然翻转手腕,反转刀背在广慧长老的脑袋上重重地磕了一下,“哈哈,传说广慧长老武功非凡,看来也不过如此!”

“千总见笑了,老衲资质驽钝,况且年事已高,哪里还有什么武功。”广慧长老忍着头上的痛道。

“收兵!”千总飞扬跋扈地走了。

这一切,洪梦从暗室的缝隙中看得一清二楚。

“长老”洪梦坚持坐起来,“为什么不杀了他?”

“阿弥陀佛。”广慧长老道,“佛法遭危害,比丘也持矛!但是眼前若是盲目杀了千总,反而引得清兵大举进攻,却是害了福州百姓的性命啊!”

“长老心系黎民甘愿受辱,洪梦真是敬佩万分呀!”洪梦跪下道,“长老,如不嫌弃,小人愿意留在长老寺中,做牛做马!”

广慧长老大喜,当即扶起洪梦,赞道,“你虽然出身渔民,却能舍生取义,有豪杰之风,若有更多你这样的人,真是我大明社稷之欣慰也!”

从此洪梦拜广慧长老为师,在旗山上修炼武功,立志报仇。

转眼就是十年。

洪梦因为习武太晚,骨骼已经定型,不得不花费比常人几倍的精力。

很难想象在这十年,是什么动力让洪梦咬牙坚持了下来。

也许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为姐姐报仇,反清复明。

他每天晚上在山中的小溪旁磨刀,把刀磨得比天上的明月还要亮。

终于有一天,洪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闯过了旗山寺院的十八铜人阵。

那是一个撒满了银白色月光的夜晚。

没有风,有的只是满目怆然的江山。国姓爷郑成功正在厦门招兵买马,积极准备北伐!

洪梦拜别了年迈的广慧长老,下山投奔郑成功。

“成功岂是命中定,洪水滚滚空美梦!”广慧长老神秘地说了一句话语。

出发前,洪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那个美丽的小村庄。

那里曾经有他美好的童年,有他最心爱的姐姐,有他人生的憧憬和希望。

可是,清兵的侵掠毁灭了这一切。

那夜,月光如洗。

洪梦光着身子,在家乡的锦溪中洗澡,魁梧的他宛若天神。

不知不觉,洪梦又想起了姐姐。

他仰天长啸,泪流满面。

突然,洪梦感觉身体开始旋转。

是的,整条溪水在翻腾着,水流越来越急,越来越澎湃!

他现在不是在溪中,而是在一条飞泻三千里的瀑布下,像一块顽石被激烈地冲刷着;他是在海中,被万千的浪潮狠命地拍打着;他是在汪洋的洪灾中,亲眼目睹了悲惨俗世的沉没。

水中翻滚如潮,异象丛生。

一道精光破出水面,气冲斗牛!满天耀眼,恍若白昼。

自小生长在水边的洪梦,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感觉整条河流在奔腾,在沸腾,在呐喊!大地在颤抖,在崩溃,在沉没!天空在流泪,在悲伤,在破裂!

仿佛魔鬼之王就要破窍而出,世界末日即刻来临!

到底发生了什么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