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宝盒之争(第9/10页)

“那么孙中山先生来金山寺的目的是?”我听了半天,虽然知道了许多,却又增加了更多的疑惑。

“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只要手中握有重兵,谁都可能执掌天下。”申行神秘地笑了一下,“如果有一个能千里之外,取人脑袋的神兵利器,你说好不好?”

“你,你的意思是……”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你是说孙中山先生来福州也是为了无影刀?”

申行一振长衫,“你可知道洪门的五宗是文宗史可法、武宗郑成功、宣宗陈近南、达宗万云龙、威宗苏洪光。郑成功的身份很特殊,甚至有人说他就是洪门的创始人。”

“那又如何?”

“如果你读过历史的话,你一定会为郑成功的一生感到惊讶不已。”申行直了直身子,“他的一生,是极其精彩悲壮。当时明朝廷风雨飘摇,是郑氏家族一手撑起了明末江山。我要和你说的是永历年间郑成功的北伐。”

“为什么说这些?”我一头雾水。

申行并不正面回答,指着一份资料介绍道,“那一年,南明永历十二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五月初七,郑成功颁布北伐令。五月十三,郑成功自统甘辉等大将北征,有战船千艘,甲士五万、精兵十余万、铁人八千,号称八十万,自思明,也就是今天的厦门出发,大举北伐。六月,克浙江平阳、瑞安,进围温州,沿途清军望风丧胆,纷纷投降,全浙震动。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合兵部右侍郎张煌言共十七万大军乘江南无备,并牵制清兵之攻滇,再次大举北伐,此役一帆风顺,势如破竹。随后,全军北进长江,由浙东沿海登舟山,攻崇明,泊船吴淞口、瓜洲、镇江、江浦等地,直取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可惜最后郑成功还是失败了。”我感叹地说,“当时如果攻下了南京,取道天津,直逼京城,中国的历史也许就重新改写了。”

“历史是无法假设的。”申行说,“我和你说这个是有原因的。根据张教授找到的一份北伐秘史显示,郑成功北伐时身边有个奇人,他可以‘千里之外,取敌将首级’!”

“什么?”我难以置信道,“那本秘史的作者是?”

“可能是军中一名文官。”申行说,“根据野史记载,郑成功北伐途中,攻克长江诸镇要塞时,每战前,清军首领屡次人头落地,死在睡梦中,清军恐慌无比,以为明军中有异人刘伯温后裔,能驱法使术。即便逃过刺杀,清将战场指挥时,也常常被无影无踪的飞刀击中,兵败如山倒!”

“怎么可能?”

“据说雍正年间杀人于无形的血滴子就是那次北伐的清军将士后来发明的。”申行道,“明军中的确不乏奇人异士。永历十三年六月明军至丹徒,泊焦山祭天地后,又祭太祖暨崇祯、隆武二帝,恸哭誓师,三军化悲愤为力量,大举进攻。郑成功见清军在瓜洲筑炮台,江中设‘木城’与‘滚江龙’,布防严密,便命令先锋马信攻瓜洲,张煌言等人从上游合击;选派善潜水者斩断‘滚江龙’,开通江道,发兵强攻,一举攻克瓜洲!”

“什么是滚江龙与木城?”我问。

“‘滚江龙’是拦在长江北岸的瓜洲与南岸的镇江之间宽达十里的粗大铁索,‘满洲木城’位于滚江龙上游,是以巨木筑成的长坝,上面覆土,可以行马,左右木栅有穴,穴中有炮可射,这些木城在江心排开,再用直径一尺的粗绳相连。”申行解释道,“尤其是破‘滚江龙’时,一定要选用擅潜水者,在水中闭气斩链。”

“可是那无影刀最后却没有帮郑成功攻克南京,兴复明朝啊!”我问。

“是的,当张教授千方百计得到那份秘史时,他也十分不解,有那样一个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神兵利器,为什么却不能灭掉满清呢?”

“那这事和孙中山有什么关系?”

“孙中山是国父,郑成功是国姓爷,以兴复社稷江山为己任。郑成功北伐时获得神刀帮忙,这事也在政治高层代代相传。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得知此事后,不远千里来福州寻宝也并不是没可能的。”申行的推测在情在理。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石碑上写的是‘洪山洪水,福天福地’!”我沉吟道,“孙先生来到福州洪山,见到波涛滚滚,气象万千,心怀大好河山,一时情寓于笔,才能写出那么气魄雄伟的字来!”试想当年,孙中山先生执笔沉吟,凭江题字,是何等的慷慨激昂!

“这些历史逸闻其实都是我的恩师张教授通过多方渠道,秘密求证取得,可惜在挖掘先生的石碑时,张教授却泛舟自杀,尸沉江底。”申行想起恩师,眼眶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