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计划地及设施草案(第8/12页)
一位女性工作人员从入关大门的透明岗亭中探出身子说:“抱歉,对您的脸部失礼一下。”说完后用刮胡刀一样的小盒子对准走也的双眼。哗的一声,扫描完视网膜后,这位工作人员手边的电脑画面上显示出“吻合”的字样。她轻轻瞄了一眼,随即从机器的狭槽中拔出护照,说道“欢迎回日本”,同时微笑着将护照递了过来。
大概是觉着这种检测手段像多年前便利店的确认方式,效率非常低下,后面的岩城发着牢骚:“航空业还是偏保守啊。JR。早就在检票口天花板安装高分辨率摄像头流水作业式地进行脸部对比和收费了。”
“使用那种系统,一千人当中可能会漏检两个人。在机场,这可行不通。车站漏检,JR只是减少一点售票收入,但是如果机场漏检的话,就可能发生恐怖袭击或者偷渡了。
“如果有真人工作人员在场,即使乘客剃成光头,也能分辨得出是不是本人。另外,人不会发生故障。好了,对您的脸部失礼一下。”女性工作人员说完便拿着扫描仪对准了岩城。
岩城嘟囔道:“机器之所以会发生故障是因为制造机器的人会犯错。”
“正因为如此,所以机场同时使用机器和人。岩城高纯先生,您好像变瘦了一点?”
工作人员把护照的动态照片和岩城的脸对比之后说道。“那里的食物太辣了。”岩城皱了皱眉头。工作人员笑了笑,一边说“欢迎回国”,一边把护照递了过来。“真人工作人员还是需要的,即便摄像头对着您说‘欢迎回国’,您也不会感到高兴,对吗?”
在旁边俏皮地打趣的走也问工作人员:“这儿的空调是不是坏了?感觉有三十二度。”
“因为飞机里面太冷了吧。现在是二十九度。温度再升高一度,空调就会自动开启。非常抱歉。”
“那么,机场里都是户外空气?”
“对,只是换气。为了节能。来,下一位乘客。”
带着一丝震惊,走也离开了大门。怪不得有外面的气味。细细想来,至今为止自己只在冬季到过机场。
取完托运行李后,二人正要朝轻轨车站走,不巧去月台的通道刚好在施工,于是二人先走出了国际线航站楼。外面的温度确实和机场里面差不了多少。心里终于平衡的二人,现在连飞机在两条跑道上起飞降落的轰鸣声都能感觉到凉意。
朝着西北的都中心望去,顶部闪烁着航空标志的红色亮灯,如同长满绿苔的石碑一般的高楼大厦林立其中。这些外墙设计成植物的高楼群由于可以有效改善热岛效应和建筑物自身的热效率,并且在外观上非常新颖美观,所以大约十年前开始就非常流行。
高楼吹来的陆风平静地吹拂着坐落在台场海上的新羽田国际机场。走也走过人行道来到月台,不无佩服地说道:“应该不止是今天这么凉快吧。航站楼的空调基本上都关了。气温比较稳定。”
“全世界都如此,出发的时候转机经过的香港也是这样。”
“我读幼儿园的时候,人们天天吵着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也多亏了以前人们这样吵,现在情况才慢慢好转。我们公司在撒哈拉沙漠也出了不少力。”
“可以理解为我们也在贡献着一点点力量吗?”
坐在前往都中心的轻轨上,走也一直在想着那件事。
二十年间,“建设”这份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之前,所谓建设,就是建大厦、架桥梁、筑大坝、铺沥青马路,总而言之就是剥削自然,拓展人类的活动领域。开发的理由绝不单纯,许多人无非就是想通过工程获得蝇头小利而不断增加工程量。
但是,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了。拓展人类活动领域其本身是必要的。全世界的人口增长渐趋平稳,但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在慢慢提高。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居住用地都必不可少。
但是,建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剥削自然,建造人工的东西。建设领域具有创造自然本身的力量。御鸟羽综建在撒哈拉沙漠所做的事便是一个例子。通过大规模种植尤加利树等耐旱的植被,并设置灌溉降雨设施以保证植被茁壮成长,现如今撒哈拉沙漠正在逐渐变成一片广阔的绿地,如同回到金字塔以前的时代。尽管对于习惯了沙漠环境的当地人来说,太过绿油油显得有点恶心,不过,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在四千年里破坏的动植物生态总算渐渐地在恢复了。
不仅是远离人烟的土地,即便是城市中心也在进行着同样的进程。轻轨划过空中,走也从车厢里眺望海湾的街景。不论是住房、大厦、仓库还是工厂都被郁郁葱葱的枝叶所覆盖。随着廉价、耐用、防水性能极佳且充当植物栽培床的含水聚合物屋顶建材以及外墙建材逐渐普及,加之公共机构的补助金制度得到完善,大家都能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