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成、住、坏、空(第3/4页)
“石头,问你一件事。”范哲正色道,“就是上回你在学校里做的时间实验,那个被你舍弃掉的结论究竟是什么?”
“你问这个事儿啊。”韦石有些意外地说,“都过去这么久了,我说过那结论很怪的,根本就不成立。”
“不管有多怪,总之你告诉我。”
“好吧。”韦石有些无奈地点点头,“的确还有一个结论,逻辑上似乎也讲得通。那就是:人类没有未来,在解开时间的奥秘之前,人类就灭亡了。”说到这里,韦石狡黠地笑了笑,“当然啦,这是一个荒唐的结论,所以被我舍弃了,只有第一个结论是靠谱的。”
但韦石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因为他看到范哲的脸色刷地白了。“范叔叔,你怎么了?出了什么事?”韦石有些害怕地问。
“韦石,答应范叔叔一件事好吗?”
“什么事?”韦石望着范哲严肃的脸,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你必须离开这里,我请你答应我一件事情——”范哲停顿了一下,“带小小一起走。”
韦石一下子呆住了,他没想到范哲提出的是这么一个请求。毕竟他还不到十六岁,有谁会向这么个半大孩子提出这么郑重其事的请求呢?
“这个世界就快发生很大的变化啦,当然,我说的世界是指俗世,而我的世界的未来早就在主的安排当中。你的母亲不是普通人,她知道的事情比我多。一旦她来接你离开,一定就是时候到了。”范哲扶着韦石的肩膀,双手微微颤抖,“我的生命早已奉献给了主,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这时范哲的眼眶变得有些湿润,“小小和我不一样,她属于这个俗世,她的人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小小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牵挂,如果没有安顿好她,我的身心会被撕裂,我将无法平静地回归主的怀抱。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能答应我吗?”
“我答应。”韦石很豪气地应了声,并且用力点了点头。他其实并不完全明白范哲在说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履行承诺的能力,但他直觉地感到如果自己摇头,范叔叔一定会很伤心。
“谢谢你,石头。”范哲郑重地说,露出开心的笑容。不知为什么,眼前这个懵懂的半大小子的承诺竟让他感到无比宽慰。这时范哲想起另外一件事,他用力拍拍韦石的肩膀,转身出了门。
韦石的心思立马回到了“节点”程序上。同范哲谈话之前,他正好有一丝改进程序的灵感,他急着在它消失之前捉住它。
“听说神父大人近来一直很忙,怎么有时间来山人这边看顾?”徐嗣颇为热情地迎上前,神色间看不出任何异样。他刚刚诵读完《玄门早晚功课经》,正好得空。
“你看了今天的《新闻联播》吗?中国政府关于末日计划的那个声明。”范哲直截了当地开口问道。
徐嗣愣了下,盯着范哲的脸看了几秒钟,“你找我就是专门说这件事?”
范哲点点头。
徐嗣环视一下四周,这里离山门很近,道徒们多已做完今日功课,正三三两两地散步闲谈。“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到我房间吧,就是有些乱。”
进了徐嗣所居的静室,范哲才发现这里像是要搬家一样,柜子都敞开着,很多典籍摆得到处都是。
“你这是要……”范哲说了一半就打住话头。
“我要回去读经书了。”徐嗣似乎明白范哲所指,“时候到了。”
“你是指……末日?”范哲的语调不自觉地有些发抖。
“我更愿意称之为‘劫’。”徐嗣眨眨眼,突然低声诵了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劫?”范哲重复了一句,这个佛教术语从一个天主教徒的口里说出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为什么这样说?”
徐嗣淡淡地笑了笑,“中国的古人把一个人的自然寿命称为天年。其实一个人也好,一个物种也好,一幢建筑也好,甚至包括天上的星辰在内,世间万物的存在总会有一个期限。有的是一天,有的是一百年,有的是一百万年,有的是上亿年,而有的基本粒子只能存在一刹那都不到的时间。哦,‘刹那’这个词其实就源于佛教,大概相当于0.013秒。但无论时间长短,万物都有自己的天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灭的事物。而终止天年的,便是劫。”
范哲有些愣神,“你是说,劫代表灾难?”
徐嗣摇摇头,“这种看法过于肤浅了。所谓劫,是梵文的音译,它最初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而是古印度的时间单位。理解了劫的概念,就能理解佛教对世界的看法。为便于你理解,我不妨把佛典同现代人类的认知结合起来举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哦,按普通人的概念大约就是这个地球吧,它的存在共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过程可再划分为二十个小劫。在这四个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成’的阶段是由气体化为液体,其后液体再凝固,人类显然不堪承受。而到了‘坏’的阶段,一切都将处于剧烈的崩塌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生存。据说在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坏’劫终了,地球消失。这时‘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过二十小劫,另一个新的地球便又从气体尘埃中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成’的阶段。佛教把世界‘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天年不过就是一次‘成、住、坏、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