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第8/11页)
一大群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的少女疯了似的在水田里奔跑,溅起大片混乱的水花。
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什么引起她们如此的恐惧。直到我们看见——
一队肮脏亢奋的日本兵从堤坡上拥下。
他们冲进村口后,化整为零地顺着小道逼向散落的农居。
现在我们明白了,刚才的少女们是在逃避他们。
南京远郊王家集/打谷场 黄昏/外
场地上堆着几座巨大的稻草垛,场子一头,有一座被炸塌并部分烧焦的露天戏台。从戏台一侧,那群乡村少女魂飞魄散地奔来……
南京远郊某村庄/某农夫家/某大户家 黄昏/内
几个日本兵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冲入一户瓦房,一面用生硬的中国话叫喊:花姑娘!……
一个老太太和三个男孩子缩在床上,一把刺刀伸过来,刺在老太太身上,她五岁的孙子哭喊着扑过来,又是一刺刀,男孩半句叫喊被噎在嘴里……一个火把扔进来,床上剩下的孩子随即被浓烟吞没。
一扇结实的双开大门被撞开,抵在门后的是一个穿裘皮长袍的中年地主,他立刻成了四五颗子弹的靶子……
随着枪声的生硬中文到处嚎:交出花姑娘!……
日本兵们从尸体和迅速扩大的血泊上越过,一路血脚印冲入堂屋,四下逃窜的老少用人接二连三被子弹追上。若干火把扔进窗子……
南京远郊王家集/打谷场 黄昏/外
一个巨大的草垛下露出一截扎着鲜红头绳的辫梢儿。一双双满是泥水的军靴从辫梢上踏过去。辫梢儿刚往草垛里抽了一点,又一双军靴踏过来,辫子梢儿停住了,那只穿军靴的脚踩住辫梢,不动了。镜头抬起,我们看见一个腿部受伤的日本兵拄着木拐靠在草垛上,掏出香烟来,擦燃火柴。
特写:仍然冒烟的火柴被扔在那根扎红头绳的辫梢儿旁边。辫梢儿再次轻轻往草垛里抽动几下,放弃了……
草垛旁边,还扔着一卷草绳。离草垛不远,就是那个被炸塌的露天戏台,雕花牌楼都烧焦了。
南京远郊王家集/王浦生家门外 黄昏/外
从一户茅草农舍里冲出一家人,打头的是个十五六岁的男孩,他叫王浦生,也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之一。王浦生左手搀扶着母亲,右手拉着七岁的弟弟,后面跟着的是父亲和祖父祖母。
不远的竹林大幅度摇晃,并传出枪声和喊声,王家父亲立刻带领一家老少朝相反方向逃去。但一队日本兵突然从坡下冒出,走投无路的一家人和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对视着,日本兵朝他们慢慢举起步枪。
一家老少陆续倒在枪声里。
……
夕阳沉暗了,变成暮色。
被母亲压在身下的王浦生慢慢睁开眼睛,转脸看到了丧生的全家,又看看尚未断气的母亲,眼泪纵横,几乎被哽咽窒息。
王母:(气绝地) 叫你妹妹……躲好……千万……别出来……
唐生智官邸 夜/内
一个机要员夹着文件夹小跑着穿过庭院,到达一间堂屋。
巨大的沙盘前面,站着一个消瘦的背影(唐生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
机要员:报告长官,重庆来电。
消瘦的背影仍然盯着沙盘。
唐生智:念。
机要员刚要念,电话铃响起。
参谋:(画外音) 唐长官,光华门告急!
唐转过满头汗珠的脸,接过参谋手里的电话。
话筒里传出某军官夹杂在轰炸声中的声嘶力竭的叫喊——
某参谋:(画外音) 日军第二次突破防线!……
唐生智:(仍然盯着沙盘) 马上派川军一五六师上去增援!
某参谋:(画外音) 没有无线电设备,没有法子通知一五六师!
唐生智:设备呢?!
某参谋:(画外音) 像样的通讯设备都运到重庆去了……
唐生智:(摔下电话) 刘参谋!
一个年轻军官从门外出现:到!
唐生智:通知教导总队戴涛,让他带一个团立刻去光华门增援。再派人骑马通知一五六师师长,火速增援光华门!
勤务兵从盆里拧出毛巾,擦在唐生智的脸上。
唐生智:(猛地躲开) 我说的要冷水!
勤务兵吓得一哆嗦。
机要员将电文呈放在唐生智面前。
特写:唐总司令,若你无法维持局面,应该把握撤退时机,保存实力,以便来日反击。中正。
唐生智:是我无法维持局面?他连一台像样的无线电设备都不给我留下!
勤务兵小心翼翼地将毛巾捂在他额头上。
勤务兵:这回是冷水。
唐生智:废话,我连冷热都不知道啦?!
南京远郊/王家集/打谷场 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