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战争的第十九年和第二十年。伊奥尼亚的暴动。波斯的干涉。伊奥尼亚战争。(第8/10页)
36 大约同时,阿斯泰奥库斯抵达米利都,执掌舰队的指挥权。伯罗奔尼撒人的营地仍有充足的给养,士兵们也可以得到充足的薪金,在他们手中还有从伊阿苏斯抢得的大量财物。米利都人也满怀热情地支持战争。[2]然而,伯罗奔尼撒人认为卡尔基丢斯与提萨佛涅斯订立的第一个协议有缺陷,提萨佛涅斯获得了比他们更多的利益。结果,趁泰里蒙涅斯还在那里的时候,他们又订立了一个协议,内容如下:
37 拉栖代梦人及其同盟者与大流士国王、国王的儿子们以及提萨佛涅斯签订友好条约,条约内容如下:
[2]1.拉栖代梦人及其同盟者不应当发动战争或以其他方式损害现在属于大流士国王或过去属于他的父亲或他的先祖的领土或属邦,拉栖代梦人及其同盟者不得向这些属邦征收贡赋;大流士国王或国王的任何臣民不得发动战争或以其他方式损害拉栖代梦人或其同盟者。
[3]2.如果拉栖代梦人或其同盟者需要大流士国王的援助,或者大流士国王需要拉栖代梦人或其同盟者的援助,双方达成的任何共识,他们都必须切实履行。
[4]3.双方应当联合起来对雅典人及其同盟者作战;如果他们愿意与雅典人签订和平条约,双方应当联合参加签订。
4.应大流士国王的请求而来到国王疆域内的所有军队的一切费用,都应当由国王给付。
[5]5.与大流士国王订立此项协定的城邦,如有进攻大流士国王的领土者,则其余诸邦应当阻止之,并倾其全力帮助国王。如果波斯国王境内或国王统治下的属邦境内的任何人进攻拉栖代梦人或其同盟者,大流士国王应当制止之,并倾其全力帮助他们。
38 这个协议签订后,泰里蒙涅斯把舰队指挥权交给阿斯泰奥库斯,自己乘一只小船离去,并失踪了。[48][2]现在雅典军队已经从列斯堡渡海到达开俄斯,因为他们控制了海面和陆路,便开始修筑德尔斐尼昂要塞,这里的地势使其从陆路方面易守难攻,至少还有一个港口,距开俄斯城也不远。[3]至于开俄斯人,他们由于此前在多次战役中屡遭败绩,而目前他们内部意见又不一致,因而持消极观望态度。伊翁之子泰底乌斯的追随者们,被佩达里图斯指控为亲雅典分子而被判处死刑,城邦的其余民众遭受寡头制的粗暴压制,他们相互猜疑,保持沉默。因此,他们认为他们自己或佩达里图斯手下的雇佣军都无法抵抗敌人。[4]但是,他们仍然派人到米利都,请求阿斯泰奥库斯援助他们,而阿斯泰奥库斯予以拒绝。[49]于是佩达里图斯写信至拉栖代梦,指控阿斯泰奥库斯是叛徒。[5]这就是雅典人在开俄斯的形势。当雅典人在萨摩斯的舰队航行出来进攻在米利都的敌人舰队时,他们发现敌人舰队拒不应战。随后他们又返回萨摩斯,按兵不动。
39 在同一个冬季中,在麦加拉人卡里盖图斯和基济库斯人提玛哥拉斯的协助下,拉栖代梦人为法那巴佐斯[50]装备的27艘舰船在斯巴达人安提斯提尼指挥下,从伯罗奔尼撒启程,大约在冬至时节驶往伊奥尼亚。[2]拉栖代梦人还遣派11名斯巴达人作为阿斯泰奥库斯的顾问与他一同前往,其中有一个斯巴达人是阿开西劳斯之子利卡斯。他们接受的命令是,抵达米利都后,他们应当共同负责,以最有效的方式处理一般性事务;如果他们认为恰当,就派出这支舰队或者更多的舰船或者较少的舰船到赫勒斯滂,到法那巴佐斯那里去,并任命与他们同行的兰斐亚斯之子克里阿库斯[51]为指挥官;而且,如果他们认为适当,可以任命安提斯提尼为海军大将,解除阿斯泰奥库斯的海军大将职务,因为佩达里图斯的信件使他们对他产生猜疑。[3]于是,他们从马利亚启程,横渡公海,舰队在米洛斯靠岸。他们在那里遇到10艘雅典人的舰船,他们俘获3艘雅典人的空船,并将其焚毁。之后,因为他们担心从马利亚逃走的雅典舰船会把他们到来的消息告诉在萨摩斯的雅典人,事实上雅典人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就航行到克里特,并谨慎地延长了他们的航程,在亚细亚的考努斯靠岸。[4]他们自认为在这里有安全保障,便派遣一个信使到驻扎在米利都的舰队去,请求护送他们沿海岸航行。
40 这期间,虽然阿斯泰奥库斯拒不援助开俄斯,但开俄斯人和佩达里图斯还是不断地继续派遣使者到他那里来。他们竭力劝说他率领整个舰队来援助他们,反击包围他们的敌人,不要眼睁睁地任凭在伊奥尼亚的最大盟邦被敌人从海上封锁,在陆地上被蹂躏。[2]除拉栖代梦外,开俄斯的奴隶比其他任何一个城邦的奴隶都多,也因为奴隶人数众多,他们犯错误时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现在奴隶们看到雅典军队稳固地驻扎在岛上的要塞中,他们中的大多数立即逃到雅典人一边去了。他们对这个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给开俄斯人造成了最大危害。[3]因此,开俄斯人竭力劝说阿斯泰奥库斯,在仍有希望和可能阻止敌人推进的时候,在德尔斐尼昂要塞仍在修筑而尚未完工的时候,在敌人用于保护其营地和舰船的一条更坚固的城墙建好之前,援助他们是他的职责。现在,阿斯泰奥库斯看到同盟者也希望他前去援助开俄斯人,就准备前去增援,尽管这违背了他的心愿,因为上面已经提及他曾发出威胁。[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