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最后一击(第8/12页)

正当停战谈判全部达成协议准备签字之际,6月18日,“联合国军”司令部发表了一则短短的新闻公告:

关押在朝鲜釜山、马山、论山和尚武台等地的联合国军战俘营中大约2.5万名反共产党的北朝鲜战俘于昨日午夜至今日拂晓越狱。

这是李承晚集团公然破坏停战协议的行径,他还继续狂妄地叫嚣要“单独干”和“北进”,企图破坏停战的实现。

李承晚集团的这一恶劣行径,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愤慨,遭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各国舆论指出,李承晚集团扣留战俘是“背信弃义的行动”,“危害了全世界不耐烦地期待着的和平”,谴责李承晚集团是“出卖和平的叛徒”。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政府也都谴责李承晚集团,并抗议他“破坏联合国军司令部权限”。

李承晚集团的这一恶劣行径也迅速传到中国,毛泽东闻讯十分愤怒,当即在给谈判代表团的一份电报中指出:“鉴于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在行动上有重大表示,方能配合形势,给敌方以充分压力,使类似事件不敢再度发生,并便于我方掌握主动。”

6月20日,彭德怀与金日成在平壤会面。彭德怀认为,根据目前情况,停战签字须推迟至月底似较有利。为了加深敌人内部矛盾,给敌以更大压力,彭德怀建议发起一次攻势,再给李伪军以沉重打击,消灭伪军1.5万人。金日成同意彭德怀的建议。彭德怀于当日晚致电毛泽东。

毛泽东当即复电:“停战签字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为适宜,要看情况方能做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于是,彭德怀即前往桧仓,与邓华、杨得志等研究决定,立即组织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次进攻,以第20兵团指挥5个军组成西集团、中集团和东集团,从3个方向,在金城以南牙沈里到北汉江间22公里地段上实施进攻,并以拉直金城以南战线,狠狠打击南朝鲜军。

7月13日夜,天空浓云密布,大雨欲来。志愿军出其不意,突然发起进攻。1000余门火炮一齐向南朝鲜军阵地进行猛烈袭击,在20分钟内发射炮弹1900余吨。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军的大部分工事。志愿军各突击部队乘势发起攻击,1小时内即全部突破敌前沿阵地。

合众社记者报道了这一作战场面:“蜿蜒的战线上炮声不绝,响了整整一个晚上,南朝鲜军队坚守住了一部分战场,而在其他地方,南朝鲜军队或屈降,或受围困。”

由第68军第203、第204师和第54军第130师组成的西集团,在突破敌前沿后,其右翼第203师迅速歼灭了522.1高地敌一个营。接着,师主力向芳通里方向发展进攻。该师渗透迂回支队沿522.1高地以东公路急速向敌纵深插进,其先头侦察班12人,由副排长杨育才带领,直奔二青洞南朝鲜军首都师第1团(南朝鲜称为“白虎团”)团部。

杨育才和侦察班的战士们化装成南朝鲜军,沿着事先计划好的穿插路线奔去。侦察员们踏进敌人的第一道防线—380高地。阵地上的铁丝网被志愿军炮火炸得像乱麻一样翻卷着,战士们有的被铁丝网撕破了衣服、扎伤了腿脚,但还是排除障碍,接连跳过了几道铁丝网。

突然,在前面开路的赵顺合急促地喊道:“副排长,我踏着地雷啦!”

凭着经验,杨育才对赵顺合说:“把脚踩住,不要松开!”他跑过去,小心地将赵顺合脚旁的泥土扒开,地雷露了出来,是一颗反坦克地雷。杨育才命令大家都趴下来,然后对赵顺合说:“把身子卧倒,再迅速抽出那只脚。绝不能大意!”赵顺合迅速抽出脚,安全地离开了反坦克地雷。

侦察员们踏上了公路,迈着急速的步子,顺着公路朝前跑去。他们已经深入敌军的腹地,敌人戒备森严,公路的不远处就有敌军的岗哨。

如果逮住个“舌头”问出口令,就能顺利插到敌团部。杨育才边跑边想,又看了看侦察兵们,小伙子们尽管被汗水和雨水浸透了衣服,但个个精神抖擞。他将12名侦察员看了一遍,发现队伍里多了一个人。这个人跟在队伍后面,跑得也不慢。

他悄悄地告诉联络员韩淡年,韩淡年立即放慢了步子和那个人并排跑着,原来是南朝鲜军的一个士兵。乘敌人不注意,韩淡年猛地抓住他的自动步枪往怀里一拉。

“你抢我的枪干什么?”南朝鲜兵急得叫起来。

“谁叫你往后跑的?”韩淡年用朝鲜话回答他。

“你们能往后跑,就不叫我往后跑?”

韩淡年扭着他的胳膊将他带到副排长身边。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抓住一个“舌头”,杨育才高兴极了。他对韩淡年说:“问他口令!”那家伙一听是中国话,顿时就吓得说不出话来了。原来,这个胆小鬼,为了躲避志愿军的炮火,藏在草丛里;当侦察员们在公路上跑过时,他以为是自己的队伍撤退,就跟了上来。直到现在,他才明白过来,他紧跟的是一支志愿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