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第10/17页)
许士尼格听到了这些暴徒的脚步声和叫喊声,这些声音把他吓坏了。他赶紧到总统办公室去作最后的请求。但是,他后来说:
米克拉斯总统坚定不移。他不愿委任一个纳粹分子为奥地利总理。我坚持要他委任赛斯一英夸特,于是他说道:「你们现在都背弃我了,你们所有的人。」但是我觉得除了委任赛斯一英夸特外没有别的出路。我把迹剩下的些微希望,寄托在他向我作过的一切诺言上,寄托在他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一个正直的人的个人名誉上。
许士尼格到最后还抱住他的幻想不放。
这位下台的总理然后建议由他广播一篇告别演说和说明他为什么辞职。他说米克拉斯同意了这点,虽然这位总统后来否认如此。这是我所听见过的最感动人的广播演说,扩音器就装在离陶尔斐斯被纳粹分子用枪暗杀的地点约五步路的地方。
——(许士尼格说)德国政府今天交给米克拉斯总统一个最后通牒,还有一个时限,命令他任命德国政府所指定的一个人为总理——不然德国军队就将侵入奥地利。
我向全世界宣布,德国所发出的关于工人闹事、血流成河和局势己非奥地利政府所能控制的传说,是彻头彻尾的谎言。米克拉斯总统要我告诉奥地利人民,我们已向武力屈服,因为即使在这个可怕的时刻,我们也不准备流血。我们已决定命令军队不作抵抗。
因此,我用一句从我心底深处发出的德语告别话向奥地利人民告别:上帝保佑奥地利!
总理告别了,但是顽强的总统却还不准备告别。戈林在许士尼格广播后不久打电话给莫夫将军时获悉了这点。戈林对他说:「最好是米克拉斯辞职。」
莫夫回答:「是啊,但是他不肯。这是很戏剧化的。我对他讲了差不多十五分钟。他说他绝不向武力屈服。」
「是这样吗,他不向武力屈服吗?」戈林不能相信这种话。
「他不向武力屈服。」这位将军重复道。
「那末说,他是要人撵他出去吗?」
莫夫说,「是啊,他赖在那里不走。」
戈林笑道:「嘿,养了十四个孩子,只好赖在那里不走。不管怎么样,叫赛斯去接过手来。」
仍然有那个电报问题没有解决,希特勒为了要辩解他的侵略,需要有那封电报。据在柏林总理府里跟元首在一起的巴本说,元首现在「处在一种接近于歇斯底里的状态」。顽强的奥地利总统正在挫败他的计划。还有赛斯一英夸特,因为他没有发那封要求希特勒派军队进入奥地利来平定骚乱的电报,希特勒怒不可遏,在三月十一日晚上八点四十五分发出了入侵的命令。三分钟后,在八点四十八分,戈林跟维也纳的凯普勒通了电话。
仔细听好。应由赛斯一英夸特把如下的电报发到这里来。用笔记下。
「在许士尼格政府辞职后认为本身任务是建立奥地利的安宁和秩序的临时奥地利政府,向德国政府发出紧急请求,要求支持它完成这个任务和帮助它防止流血事件,为此目的,它要求德国政府尽快派遣德国军队。」
凯普勒叫元帅放心,他一定立即把「电报」内容给赛斯-英夸特看。戈林说:「他甚至不必发这个电报。他只需要说一声『同意』就行了。」
一小时后凯普勒回电话给柏林。他说,「告诉元帅,赛斯-英夸特同意了」。 这样,第二天我经过柏林街道时,发现《人民观察家报》刊载着这样触目惊心的标题:日耳曼人的奥地利幸免于乱。报上有戈培尔所捏造的描述维也纳大街上共产党骚动——殴斗、开枪、劫掠——的令人难以相信的消息,还有德国官方通讯社德意志通讯社所发的那个电报的内容,说是赛斯-英夸特在头天晚上发给希特勒的。实际上,战争结束时,在德国外交部的档案里找到了跟戈林所口授的完全相同的两份「电报」。巴本后来解释它们是怎么会在那里的。他说,它们是过了一些时候由德国邮电部长所伪造而存放在政府档案里的。
希特勒在整个疯狂的下午和晚上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不仅是等待米克拉斯总统屈服,而且是在等待着墨索里尼的表示。这位奥地利保护者的沉默态度使人感到惴惴不安。在晚上十点二十五分,黑森亲王菲利普从罗马打电话到总理府。希特勒亲自把耳机抓过去。戈林的技术员记录了随后的交谈:
亲王:我才从威尼斯宫回来。意大利领袖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整个事情。他向你问候——许士尼格告诉了他消息——墨索里尼说奥地利对他是无关紧要的。
希特勒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大喜过望。
希特勒:那么,请告诉墨索里尼,为了这件事,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