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密支那之一(第6/6页)

密支那战役后期,新50师也投入战斗,这是师长潘毓昆和史迪威讨论作战方案。

郑洞国、史迪威、苏尔特在密支那前线。

中美将领在密支那讨论反击丛林中的日军

从历史角度来讲,就出现很奇怪的情况,很多人坚持认为,中国伞兵的第一次作战在缅甸,事实上密支那不是中国伞兵第一次作战,机降的这些人根本不是伞兵。中国真正的伞兵是起源于缅甸作战,但从来没有在缅甸打过仗,他们开始对日作战是在国内。杜聿明和远征军有这样的渊源,所以很多人以为伞兵产生于远征军。其实伞兵这些人当过远征军,但伞兵毕竟不是远征军。

我们只能说,密支那作战造成这样一个契机,间接导致了中国伞兵提前出现。

新30师是坐着飞机走向第一个战场的,同样也是坐着飞机走向最后一个战场的。值得荣耀的是,他们第一次走向战场,走向了对外抗敌的战场,但是最后一次走向战场飞到东北,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在采访王外马甲先生的同时,听到了另外一个故事,他正在写一篇关于远征军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是讲,第一批远征军的一个老兵怎样在所有战友一个个倒下的情况下,走回中国的。而密支那的部队,已经具备了坐上飞机往返中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