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第2节(第2/4页)
谁能不怕小人?
就是,都怕的。
阿今看透他性格后,害怕他当然是应当又应当的。阿今新来机关,人际生份,关系浅嫩,上无天力,下无地势,等等弱势,决定他是经勿起别人家背后捣鼓的。为保全自个,少吃老王的“闷棍”,阿今一方面尽量勿同他发生利害冲突,事事谦让他,时时防备他,有时还故意当他面做出一副畏畏缩缩的怯弱模样,目的就是告诉他:我阿今是个无名小卒,不会危及你的,请你也别同我来争啥高低过不去。另方面,他又事事小心,加强自卫能力,减少与他交涉共事的机会,尽量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老王倒是经常寻上门和阿今聊天,而一聊起来不是谁谁谁怎么不好的,就是谁谁谁家哪样不对的,什么科长爱人不会生育、孩子是人家的种;什么李兵结婚前就和女友同居过、那女的刮过胎;什么上官江是假正经,等等,反正讲的尽是些别人家的污秽事体。阿今听着这些脏东西,心里头就莫名害怕。他担心自个哪天弄不好也会在他嘴头翻来覆去。现在,阿今几乎害怕看见老王上哪家去串门,要是哪日里齐巧撞见了,他便莫名地顾虑重重,心神不安。他思前想后,想左思右,一个劲头地想,老王会在人家那里讲谁的坏话,会不会讲到他的头上。如果那天之前他刚对他有过什么不恭言行,那他就会越加紧张慌神,坐立不安,有时光还会禁不住出虚汗,说梦话,尖叫,求饶。
如果哪天看见老王和谁(特别是领导人物)咬着耳朵地讲悄悄话,阿今也会怕的。有一回,阿今踏进办公室时,老王正伏在科长桌子上对科长有说有指的,看见阿今进门则不说了,还冲他笑。阿今对此疑心沉沉。他想为什么自个一进门他们就闭口不言,还笑。越想越觉得他们刚才是在讲他自个,而且还想到在讲他什么。当时间,阿今刚在军区报上见了一篇稿,内容有些失实。阿今觉得他们可能正是为这事私议着。过后,阿今专门上科长家,婉转解释稿子为什么有些失实的事。其实,科长本来是不知晓这事的,这下知道了,反倒很当作一回事,借机批评了他几句,弄得阿今哭笑不得。
要是哪天耐不住性子和老王顶牛几句,过后阿今准是会后悔煞,继着会紧紧张张地过几日,还用心注意他动向,观察他近期是否是上谁家串门了。总之,阿今对老王的害怕程度也是不浅的。深得很!经常不可名状地紧张,无缘无故地心悸、腿软,有点伴君如伴虎的感觉。这叫神经过敏,也叫暗无天日。
至于老王是否是当真在背后捣蛋过他,讲真的阿今至今并不了解,起码没有实据实证的东西。
令阿今更不了解的是,其实,老王也怕着他。
老王怕阿今是因为办公室里人事关系盘错乱杂,而阿今谨小慎微做人,平时光沉默寡言装聋扮瞎什么的,人缘倒是好到顶的,是个得罪不得的“和事佬”。“和事佬”在群众中总是有种特别的地位是否是?
没错。
老王在办公室里的处境,虽不能讲已到四面楚歌的地步,但确实也够疙疙瘩瘩不顺气的。除了和阿今相处得还行外,李兵、上官江、科长,他们几人对他都成见至深,不是因为工作关系,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跟他搭话言语。他们恨他,怕他,躲他,看不起他,不信任他,嘲笑他,咒诅他。反正,一句话,表面上是同志关系,心里头是敌我矛盾,恨不得连影子都要踩。其实,李兵,上官江,还有科长,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亲密无间,风平浪静的,只是当面对老王时,似乎就变得志同道合,攻守联盟,浑然一体。在这种情况下,阿今在老王心目中的地位显得长势良好,他不敢开罪阿今,否则就当真变成四面楚歌了。不敢就是畏惧,就是害怕,就是在乎,就是需要。老王需要阿今当他的缓冲带,当他的和事佬。
刚才讲过,抛开老王,李兵等三人的关系并不是无风无浪的,风浪随时潜伏着,也可能随时爆发。所以,虽然人不多,但复杂的人际关系简直乱如麻团,时而这两人明争,时而那两人暗斗;今天你同他合不拢,明天他同他有过节。正是这种局面,我恨你,你怕他,他防我,互相牵缠,互相作用,互相对衡的局面,抬举了阿今这个四面圆滑、八面玲珑的宠儿的地位。他成了唯一独立的,谁都指望拢络的力量。大伙都明白,一旦得罪阿今,等于消弱了自个力量,强大了对方势力。所以,谁都不想得罪他,相反,谁都存心想拉拢他。起码希望他别靠拢对方。就这样,阿今似乎成了他们间的裁判,手中捏着金哨子,哨子偏向哪方一吹,相持、抗衡已久的局面便可能顷刻间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