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乡下人卡尔(第12/13页)

根据我的判断,无论对什么军种、什么部队来说,训练都是培养战斗力最基本的要素。能有精良的装备当然再好不过,我认为是多多益善,可是,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就需要训练有素的人。那些非人的装备和技术,根本无法取代训练有素的陆军、海军、空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的军人。

在我们的军队中,训练的目的必须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个体和每个单位的作战能力和作战效率。

为达此目的,指挥员必须亲自参与制订本部队的训练计划。而计划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对部队的任务要求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并据此制订出训练的基本任务表;所有下属单位都要根据任务制订出自己的基本任务表。

下一步就是通过分析来确定与基本任务表一致的具体任务,以便成功地完成各自具体的任务,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根据什么“标准”来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些关键的要素,即“任务列表、任务、条件,以及标准”,是训练计划的“核心”要素。这是陆军的机制,我知道世界上的任何军队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机制。

一旦训练计划得以确定,我们就必须注意训练方法。一支部队在战斗中能否生存与取胜,其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训练。

损失的时间是永远找不回来的

我本人历来比较喜欢严格、贴近实战的训练。在我所指挥过的部队,我一直把这个作为我的首要任务。当然,“关心你的下属”也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严格、贴近实战的训练,我的部下从来没有表示过不满。军人在到了以生命相搏击的前线时,就更能理解这种训练的价值。

因此,每一个军人都应当以战场上能够成功为标准,全面完成每一项训练任务。这种训练可以使个人和部队建立自信——军人之间以及部队内部的这种信心和协作可以使他们全力以赴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不必担心被友军火力杀伤。这不是任何“模拟”或者技术能够取代的。

根据部队作战计划和其他应变要求所制订的符合实战的训练方案,应当作为所有训练的基础。因此,训练必须永远在尽可能困难的和符合实践的情况下进行——模拟的内容必须保证参训人员的安全。换句话说,所有的训练,特别是在小分队和多种武器结合的水平上(营和营以下)的训练,都必须是实弹的,而且要在夜间进行。如果做不到用实弹,那么可以采用激光发射器装置——每一个军人身上都带有激光接收装置——来让每个军人明白,他们什么时候犯了错误而且已经被击中。

以下是我一直坚持的几个训练原则:

●指挥官应当始终让自己的部队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不需要什么必要的充分训练阶段。如果他有了自己所需的资源,他的部队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不做好战斗准备。如果有些原因是他无法控制的,他应当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就注意到它,并把这种情况向自己的上级反映,这样就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指挥官应当亲临第一线,对训练进行检查和评估。否则,他将永远不可能了解自己部队的训练与战备的真实情况,也不可能知道如何去组织未来的训练,以纠正部队和个人的这些弱点。

如果一个指挥员不能透彻地了解部队的训练与战备情况,他就不可能对自己的部队能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作出真实的判断。

●时间是一个指挥官最重要的财产,是绝对不应当浪费的——一分钟也不能浪费。

在要求部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都存在着训练的机会——无论这个机会是否与任务有关——领导有责任对这些机会进行前瞻和识别,并对它们加以运用。它们可能是警卫任务、维持治安、葬礼或者许多其他行政活动。这些任务应当由班去完成,而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当允许个人和单位以其自身的方式来体现其良好的训练姿态,并对其自身表现产生良好的感觉。

例如,在车辆较少的时候,就有许多训练机会——比如反伏击训练——这些机会只有在向指定训练地点作步行战术运动时才能获得。

在指挥链上的所有军官和士官,都必须为自己的部队准备“小口袋”训练,其目的是利用既没有列入计划、也没有预想到的时间来进行训练。例如:“本来应当按时到达的车辆要30分钟以后才能到。我们先来进行一些迫击炮训练吧。”常常有这样的事,小单位的领导人无法对这样的机会进行适当的重新组织和安排——这就要求司令官对这些领导进行训练。

损失的时间是永远找不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