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15页)

这一天,以色列军方试图解救人质的方案几经斟酌,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尽管沙尼中校作为以色列空军大力神C-130运输机飞行中队的指挥官,自发地召集了全体会议来商讨劫机事件。他认为,如果要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他的飞行中队是必然要参与的。因为大力神飞机是以色列拥有的唯一能飞抵恩德培机场的军事运输机。在飞行中队总部举行的会议很简短,沙尼和军官们主要探讨的是飞行里程和可能的飞行路线。假如以色列到乌干达的距离是大约2200英里,很明显的是,飞行中队只有两架加油飞机能够实现空中加油,只有它们能够依靠自己的燃料供给完成到乌干达的往返飞行。一般的大力神飞机可以抵达乌干达,但是回程起飞后其燃料只能维持一个半小时。

第二天,星期二,6月29日。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在下午晚些时候召集了一个会议,参与者都是内阁的高级部长。他们也是总理在遇到一些重要的国家事务时的咨询对象。恐怖分子已经公布了他们的要求,包括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40名恐怖分子,其中有一名加入人民解放组织的日本人冈本公三,曾经于1972年在罗德机场杀害了24人。同时,也要释放关押在其他一些国家的大量阿拉伯和德国恐怖分子(1)。恐怖分子把7月1日,也就是星期四的下午2:00作为满足他们要求的最后期限。如果名单上的囚犯到时候没有被释放,他们扬言要按照一贯的做法处决人质。看上去,这一次以色列人别无选择,只有屈服于恐怖分子的要求。因为人质在远离以色列几千英里外的敌对国家,落入了一群阿拉伯和德国匪徒之手,而且还受控于一位冷酷无情的非洲国家独裁者伊迪·阿明。

因此,拉宾总理召集了军队总参谋长莫迪凯·古尔中将来开会。他想问古尔,不管机会多么渺茫,是否有可能采取军事化的解决方案。古尔在准备飞往西奈半岛考察军队某部训练之前几分钟接到了拉宾总理的通知。他很快意识到,总理先生为什么召他前去。古尔吩咐他的助理哈盖·瑞格中校与凯垭方面——以色列国防军(2)位于特拉维夫的规模庞大的总部基地——取得联系。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瑞格把车停在一个公用电话亭旁边,给军事行动指挥部的伊库提·亚当少将致电。他传达了古尔将军的命令,也就是开始对军事行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内阁会议上,针对拉宾总理的提问,总参谋长古尔说道,军方还没有研究过解救人质的方案,但是一般来讲,这样的行动也是可行的。古尔甚至提出了一些如何展开行动的建议。

这次内阁部长会议结束时,没有达成一致的决议。那个时候,以色列政府还认为,法国方面有责任来协助他们寻找解决方案。因为飞机是法国航班,并且大部分乘客都是非以色列国籍。此外,既然恐怖分子在要求中提到了其他一些国家,任何针对这场危机的协商方案都必然要涉及那些国家。

上午9:00,在与国防部长佩雷斯会晤之前,总参谋长古尔召开了有关这次劫机事件的预备会议。自从飞机降落在恩德培机场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大约一天半。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军事行动指挥部的长官伊库提·亚当、空军司令员本尼·佩拉德少将在内。会议开始前,佩拉德吩咐同僚们把空军能够抵达恩德培的基础数据都提供给他。“我们拥有四个适合参与这次行动的、可以完全调动的大力神飞行班组。”一位空军部门的指挥官伊多·恩巴少将告诉佩拉德。伊多又补充说道,原则上有可能派遣大量的大力神飞机,波音707系列飞机也可以。佩拉德也决定直接跟大力神飞行中队的指挥官沙尼通话,就一些技术性问题交换意见。其中,大部分问题都涉及前往恩德培的导航事宜以及飞机在不同荷载量情况下的可飞行里程。

带着这些信息,佩拉德参加了与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的会晤。他坚决反对在任何情况下向恐怖分子屈服。

“你有什么想法?”有人问他。

“我们有能力把超过1000名士兵送到恩德培机场,并且控制那里的局面。”佩拉德说的是一个要持续好几天的大型军事行动。“从我们的角度看,我认为乌干达的空中防卫不会带来麻烦。只有在恩德培机场的跑道由于某种原因堵塞的时候,才会有麻烦。比如,恰好有醉酒的司机把卡车停在跑道中央。”佩拉德继续说道,另外的选择就是展开一个局部性的行动,只需要调遣4架大力神飞机,而且飞行人员马上可以就位。1

这个想法依然不太全面。比如,人质一旦获救后该怎么办?部队如何返回国内?然而,鉴于后来所发生的事情,空军方面表态能够抵达乌干达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空军也对恩德培“软着陆”的可能性做过严肃考虑,比如没有战机掩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