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厕所勤务兵的职责”(第5/6页)
2、你还必须解释为什么允许他不刮胡子就于10月30日10点30分去执行任务。不许找借口。
“我认输吧。”温特斯下决心。“那就枪毙我吧。”带着这种情绪,他做出了回复,并签了名。
1、没有指示二等兵J·梅洛完成打扫厕所的原因。没有借口。
2、为什么允许他不刮胡子就于10月30日10点30分去执行任务。没有借口。
第二天,斯特雷耶从E连的利益出发(在连里,在大家意料之中的索贝尔和温特斯的最后摊牌,自然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决定把温特斯调出该连,到营里担任伙食军官。
在温特斯看来,这是对他莫大的侮辱。“这种工作只能交给什么本事也没有的人去干。”
温特斯走了之后,索贝尔依然执掌大权。随着战斗日益临近,军士们大有骚动之势。兰尼与哈里斯召集了一个会议。除了埃文斯和其他一两个人外,E连所有的军士都参加了。兰尼与哈里斯提出给辛克上校递交一份最后通碟:不把索贝尔换掉,他们就把肩章交上去。他们强调一定要采取联合行动,不要有持不同意见者,也不要有可以指认的领头人。
这个激进建议引出了许多评说、问题和关注,但是到了最后,小组形成的决定是,在索贝尔的指挥下去打仗是不可思议的。能让斯特雷耶和辛克知道他们强烈不满的惟一办法,是上缴他们的肩章。于是,每个军士都打了请辞报告。利普顿的措辞如下:“我交回我的肩章。我不愿意继续在E连担任军士。”他是当晚的内务值班军士,住在连部值班室,随时准备处理当晚出现的任何问题,第二天早晨负责叫醒大家起床。他把收集起来的一叠请辞报告放在索贝尔的“收件”篓里。
军士们还考虑了下一步怎么办,决定找温特斯商量商量。他们把他请到连部,然后由兰尼把他们这些人所做的事告诉了他。
“不行,”温特斯说道,“连想都不要想。这是哗变。”
军士们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就在他们继续讨论的时候,索贝尔走了进来。大家都不说话了。索贝尔什么也没说,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一本书。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兰尼语气平和地说:“温特斯中尉,在改进体能训练的计划方面,我们应当怎么做呢?”索贝尔没有表示出任何兴趣,径直走了出去。
温特斯觉得索贝尔应当知道这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见鬼,这也没有什么秘密。”因为兰尼把埃文斯也请来了,埃文斯肯定已经告诉了索贝尔。
确实,这时候全营都在议论索贝尔的斗争,先是跟温特斯,现在是跟他的军士们。如果辛克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他是故意装聋作哑,或者视而不见。对温特斯劝说军士们不要下最后通碟,他应当表示感谢。几天之后,他下到E连,找所有的军士开了个会,就像利普顿回忆所说的,“把我们狠狠骂了一顿。他说我们给我们连抹了黑,他可以把我们全都关上几年禁闭。他说,由于我们正准备打仗,大敌当前,这可以算兵变,我们每个人都够得上枪毙。”
辛克也算是交了好运。101空降师刚刚在附近的切尔顿弗里亚特村开办了一个伞降学校,为的是把医务人员、随军牧师、通讯联络人员、炮兵前沿观察人员以及其他将在D日同时进行空降的人员都训练成合格的伞兵。办这样一个训练营地,还有谁比索贝尔更合适的呢?
辛克把索贝尔派到切尔顿弗里亚特,把A连的帕特里克。斯威尼中尉调到E连担任副连长。把B连的托马斯。米汉中尉调到E连担任连长。把温特斯调回E连担任1排排长。兰尼中士被降为二等兵。哈里斯被调离。E连的索贝尔时代结束。
米汉与索贝尔截然相反。他身材修长,个子较高,稍显瘦弱。他很有常识,也很干练。他对部下要求严格,但是一视同仁。他善于通过口头下达命令。温特斯说:“我们在米汉的领导下,成了一个运作正常的连队。”
训练的力度加大了。12月13日,连队进行了一次夜间降落。由于降落伞的故障,1排的二等兵鲁道夫。迪特里希不幸遇难,成了E连的第一个伤亡人员。各个班排都被派出去体验3天的问题,尉官和士官被宣布为丧失了战斗力,他们的指挥责任由不同的人来担任。“假定我是排长。”卡森在12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不,这是不可能的事。”但这是实际的安排。他们在学习如何动脑子,学习如何在野外生存,包括把手雷扔进河里“钓”鱼,或者在乡村猎取脑袋上愿意挨上一枪的鹿来改善生活。
圣诞节放了1天假,还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火鸡。除夕过得比较平静。卡森写了这样两句话:“我们只是坐在那里等待新年的到来。不知道新年将带来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能看到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