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5页)

“妈。”赵石头急忙走过去,拉着老太太的手,扶老人到桌前坐下,自己拉把小凳子坐在了老人身边。

“石头,有啥动静没有?”老太太看着赵石头急切地问。

“没有。有俺区干队在,没事儿。”

“您区干队才留几儿(19)人呀!”老太太抚摸着儿子的额头颤着声音说:“听说王雨霖到米河了?”

“嗯。”赵石头轻轻地点了下头,低沉地说,“他组织了个还乡团,搞啥地毯式搜查,到处抓八路军和共产党哩。”

“还有您这些区干队、农会干部。”老太太疼爱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嘱咐道:“在外头(20)跑,小心点儿。”

“您放心,没事儿。家里都弄好了吧?”

“弄好了。照你说的,东西都搬进地窖了,就剩些吃饭、睡觉用的,到时候拿到地窖里就中了。”老人抬起抚摸儿子的手,指着窑洞激动地说:“叫(21)他们来抢吧,烧吧,咱这窑越烧越结实。”

“俺,不会叫他们胡来的。”赵石头咬着牙说,眼晴中流露出一种迷茫的光。

“你有啥心事儿?”老太太看着儿子的脸问,“是不是王雨霖要回来了,叫您(22)这些公开露面的人撤哩?”

真是“知子莫如母”啊,自己稍微有一点儿异样就让老娘看出来了。赵石头急忙掩盖说:“没,没有。小日本俺都不怕,还怕他王雨霖?”

“吃饭,吃饭了。”赵石头的妻子水仙端着两个大碗走进来,一个碗里盛的玉米面汤,一个碗里盛着炒菠菜,菜上放着两个用麦子、红薯、玉米混合面儿做的黑灰色发面馒头。她把汤碗放到老太太面前,把手里夹着的筷子递向老太太说:“妈,给。”

“叫石头先喝。”老太太扬了扬手说。

“他先吃馍,俺这就去给他盛汤。”水仙把筷子塞给老太太说。

“俺自个儿来。”赵石头说着站起来向门外走去。

“今儿个咋了?镇(23)勤哩,从芹菜地里钻出来了?”水仙从窑中跟出来笑着问。

赵石头也不搭话,低着头走进另一个窑洞,走到锅台前把汤锅打开。

“我来。”水仙已经拿起了碗。赵石头也不说话,向旁边闪开一步看着水仙盛汤。

水仙穿着一件蓝底白花对襟上衣,长长的辫子挽在脑后盘成一个包菜髻。虽然没有生育,但一看那脑后的发髻就知道是位少妇。她盛满一大碗汤,发现赵石头歪着脑袋一个劲儿地看她,就忽闪着大眼睛笑着问:“咋了?不认识俺了?”

“有点儿。”赵石头笑着说:“俺看你长得又俊了。”

“去你的,端住。”水仙将左手中盛满汤的碗递给赵石头,笑着问:“是不是又想了?馋猫。”说着,剜了赵石头一眼,回手抓起一只碗继续盛汤。

“不,不是。”赵石头不好意思地说,“俺,俺要去执行任务了。”

“你哪一天不执行任务?一天到晚着(24)过家吗?”水仙回头又剜了赵石头一眼。她知道,赵石头这个时候回来,今晚肯定是没什么任务,十拿九稳要在家里过夜了。

“队长叫俺去洛阳一趟。”

“洛阳你又不是头回去?走,吃饭去。”水仙说着放下手中的勺子,端起盛馒头的小筐就走。

赵石头张张嘴想说什么,没有说,端着汤碗跟在水仙身后走到了母亲住的窑洞。

一家三口一人一边围着八仙桌子吃饭。

水仙把嘴中的馒头咽了,又喝一口汤说:“妈,石头去——”她发觉赵石头在桌下踢自己时已经来不及了,就接着说下去:“去洛阳哩。您老想要啥,让他给您带。”说完抬头看了一眼赵石头。

赵石头狠狠地瞪了水仙一眼,接着水仙的话笑着问老太太说:“妈,您,您要点儿啥?”

“兵荒马乱的,我要啥?就要你平平安安地回来。”老太太说着把筷子放在桌上,把“回来”两字的音挑得老高。

“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赵石头掰下一块馒头冲老太太扬了扬笑着说。他把那块馒头塞进嘴里,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轻蔑地说:“小日本的司令部俺都趟了,国民党兵还能把咱咋样?”

“就是,小孩子放个炮,喊一声‘赵石头来了’,那伪军就吓得把枪扔了。”水仙为了安慰老太太恭维着丈夫说。她说的也是实情,有一回她到县城执行任务,几个伪军追她,正好赵石头赶到,一枪撂倒一个伪军,接着大喊一声“赵石头来也”,吓得伪军扔下枪就跑。赵石头拉着她跑进一个巷子,正遇上几个鬼子,一愣神的工夫,赵石头的飞镖就出去了,几个鬼子相继倒地,他们安全脱险。也就是那一次,她开始爱上了赵石头。

“还是小心点儿好。”老太太说,“紧着区里的事儿干,我啥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