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3/13页)

交战双方竭力试图控制战场的电磁及红外控制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压制住对方有效的火力组织工作,使其陷入孤立作战状态并造成战斗力衰减。

战区上空双方作战飞机和防空部队正在激烈地对抗着。天空中防空导弹和飞机发射的红外格斗导弹飞行后留下的细小尾烟轨迹,被蒙蒙细雨逐个冲淡。

间或能从我们的观察哨里看见对面阵地反击的反坦克导弹尾焰在硝烟中闪现,三营的战士们正在艰难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

到上午九点多,战场逐渐安静了下来,敌人的坦克隐约出现在三营阵地的山丘顶部。

三营被全歼了!

在我身边一直在瞭望的指导员和老柳长久没有言语,周围的战士们更是一言不发地愣愣看着对面的阵地。

看大家的眼神就知道所有的人背部都在发冷。

我们能坚持几个小时?

|9-4|

上午九点二十分,敌人终于开始朝我们阵地进攻了,首先发言的是敌人的远程压制火力。

“估计敌人的试探方向是一连的阵地火力部署,对我们这边主要是进行压制射击。他们多半打算先占领我们这片突前的阵地。”

沉默了一早上的老柳用手指向远处的天空说道。

爆炸冲击波掀起的泥浆崩进了掩体里。

我一边抹掉肩上的泥浆一边朝老柳手指的方向看去,可是浓厚的硝烟涌过来把天空遮挡住了。

无法找到敌人地面部队的踪影,阵地上的能见度实在太低。

“排长,你的电话。是连长打来的。”

一个战士钻进观察哨冲老柳大声说道。

“什么事?黄彪,你就在这里继续监视。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火。”

老柳交代一声就赶往坑道通信室。

在观察哨我们足足等了二十多分钟,敌人的炮火才结束。

连长刚才是询问老柳有没有伤亡,敌人有没有从我们这边侦察搜索的迹象。

敌人炮击一结束我和老柳就钻出掩体,伏身在外面的堑壕里朝公路一侧看去。

“看,敌人的坦克和步兵战车。”

老柳用手指向公路旁边的灌木丛。

果然,距离我们大约两千多米的距离上,几辆敌人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的残骸分散在路两边浓密的灌木丛中。一辆被鬼子遗弃的坦克整个身子都歪进了公路旁的大水沟里,在它们身后不远处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弹坑,大节的履带板躺在旁边。

“鬼子装甲部队估计是挨上了反坦克雷,你看,那里还有被击毁的鬼子工程抢救车。鬼子大概是想从公路两侧的灌木丛摸过来,结果被我们猜中了。”

“这些可是从1979年的对越战争中学到的,越是不可能的地方我们越要埋上地雷。这种装有钝感炸药的重型反坦克地雷除非被炮弹直接命中,否则敌人是很难清除的,用爆破方式都不一定有效。我们是用鬼子装甲车发动机的声音频率作为引爆信号的,哪怕鬼子坦克没有压上,只要离地雷距离一米范围内就可以了。嘿嘿!”

老柳一边仔细地看着下面一边向我解释。他嘴里正在嚼着饼干,老柳早饭到现在才开始吃。

看来,敌人还没有发现我们的火力点就损兵折将了。用先期埋设的地雷,我们已经成功地遏止住敌人第一次地面战术侦察。鬼子仅仅使用空中侦察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许多我们设置的假目标只有通过地面抵进试探才能确认,而且我们设置的假目标还经常被挪动位置,这就更加让敌人真假难辨了。

“可是,如果敌人用微波扫雷怎么办?”

我奇怪地问道。

“操!这些地雷是子母雷,子雷被引爆才会激活母雷的探测装置。敌人肯定会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进行扫雷工作的,而且我们也会埋一些老式地雷让敌人轻松扫除,这样就更加让敌人认为没事了。无人扫雷装置再灵活,能代替人脑吗?”

老柳不屑地说道。

借着硝烟渐渐散尽的当口,我从望远镜看到五六公里处隐约有敌人的车辆在移动。

看来,敌人是不会轻易浪费时间,又要再一次进行火力侦察了。

在远程炮火的支援下,敌人立体搜索分队再一次出动了。这一次敌人出动了三个分队,包括侦察直升机、坦克、履带步兵战车、自行迫击炮、扫雷工程车和悍马车组成的立体搜索分队,在烟雾的掩护下向我们这一片阵地摸了过来。

“排长,敌人好像在我们阵地四周用炮弹发射了战场探测器。”

黄彪向正走向观察哨的老柳报告道。

|9-5|

“现在没有办法清除,敌人的炮火覆盖密度太高了。等敌人遮蔽射击一结束,你就配合连部的工兵小队,组织几个战士出去清除,注意小心敌人冷炮偷袭。你现在去用电话向连部汇报一下。”柳排长向黄彪下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