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五、广州军政府的颠沛(第3/4页)

虎门守军起义后,因降军与邓铿之部队发生冲突,情况严重,降军要求朱执信莅虎门,朱执信于9月21日冒险只身入虎门要塞,因误会被降军包围,朱一面恳切劝谕,一面后退,退至半途,为乱兵枪击,竟以身殉,死时才36岁。

朱执信名大符,任侠苦行,精博能文,早岁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蒙难后孙悲痛逾恒。

粤军回粤,进展顺利,黄明堂、陈继虞、周之贞、王鸣亚、胡文灿、李天德、梅萼等,各地民军纷纷起义。西江、北江、琼岸等处都落入起义民军手中,陈自先集兵十八营,并继续扩大收编,向高、雷方面桂军进逼。

粤军第一主要目标是惠州,桂军全力固守,粤军屡攻不下,孙中山乃致电闽督李厚基,请其迅速派兵支助粤军,以收夹击之效。闽粤合兵当可收复惠州,惠州得则广州肇庆各地即不成问题。这时候闽军旅长王永泉和厦门方面的军队已和粤军合作,出发助防。

9月26日,广州警察厅长魏邦平、广惠镇守使李福林在省城对岸河南宣告独立。所有内河兵舰及广三铁路均为收复,驻扎江门警卫军司令陈德春亦和魏李采取一致行动,在绥远炮台组织办事处。这样一来,桂军的交通全被扼断。

10月1日孙中山致电湘督谭延闿,促湘军出师助攻,直下北江以攻桂军。

魏邦平和李福林的独立,摇动了广州的桂系,而海军亦逼桂系的粤督莫荣新离粤,莫荣新不得已乃倡调和之说用作缓兵之计,且用各种方法离间粤人,孙中山和唐绍仪、伍廷芳都致电魏李两人,敦促他们迅速驱莫以安粤局。

粤局本可一鼓而定,不料粤军进入粤境后,政治因素复杂,反而胶着不前,于是孙中山再促留在上海的蒋中正赶赴粤境,共图收复广州,惠州。蒋于9月30日由上海启程,10月3日抵香港,拜奠朱执信灵枢;5日上午乘船至汕头,登岸后即赴粤军总部和各参谋晤面,并拟定作战意见致驻扎老隆的陈炯明。

蒋的作战计划为左翼当独立作战,固守潮梅,海、陆丰暂时放弃亦可,目的在诱敌深入,俾松弛敌人在惠州的防务,以便右翼作战。右翼可分为二部:一向龙门、增城前进,独立作战;一部固守河源、紫金,监视惠州,相机规取。如果直取博罗,反而促成桂军死守死战之心,可能旷日持久,转不如西向龙门绕道。

作战计划拟定后,蒋即驰赴前线,加入右翼军作战。

粤军新攻势开始,桂军在各战线上俱露疲态,侧面后方俱受威胁,士气沮丧,战斗力大减。迫不得已,乃拟将惠州交与李根源,调回林虎、马济以对抗宣布独立的魏邦平和李福林。可是李根源却孤军难支,遭粤军猛击,损失子弹300余箱,团长一名亦被击毙,桂系的滇军陷于极端困境。

10月20日粤军第二军军长许崇智因病请假,由蒋代统其军,声威大震,所向克捷,桂军三四千人弃泰尾焚掠民居向惠州溃退。

10月21日,粤军第二军进至黄麻陂,粤军熊略部占领横沥,邓铿部进至家公岭与和平山的左翼军联络。合围后,粤军乃于22日一举攻克惠州城,桂军向博罗鲤湖退却。江门警卫军和高、雷、钦、廉、琼各处民军四起应援,东江桂军进退失据,广州桂军又陷于被围攻中。这时候的桂系已成强弩之末,只希望能安全离粤就于愿已足了。

10月23日陈炯明召集军事会议于惠州,决定总攻广州计划。以左翼军扫除增城的桂军,向龙门埔前进,进攻广州的西北;以中路军扫除石龙的桂军,沿广九路右方前进,集中龙眼洞,担任东面的攻击;以右翼军扫除东莞的桂军,沿广九路左方前进,攻击广州东南。

广州的桂系坐困釜底,不得已遂于10月24日宣布取销军政府,岑春煊、陆荣廷、林葆怿、温宗尧等通电解除政务总裁职务。

桂系统治广东的局面到此结束,附庸桂系的政客集团也同归消灭。林葆怿本来是随程璧光一同南下护法的,随后受桂系的引诱,投奔桂系,现在桂系崩溃,林葆怿竟通电与北方海军联合。

25日粤军第一军攻克石龙,桂军向增城、东莞退却。

博罗、石龙相继落入粤军之手,广州已无险可守,26日莫荣新率领残军于逃出广州前,发出通电声称把广东交还北京政府,同时取消西南自主,公然向北方投降。林葆怿、沈鸿英也潜逃无踪。

27日粤军进入广州。

在东江的桂军残部由马济率领,绕道北江回桂,全粤遂次第光复。许崇智设军部于广州市内的潮州会馆。

29日孙中山函勉蒋中正,有云:

“我所求者,惟期主义政策与我一致,即我所谓服从我卅年来共和主义,而岂若专制之君主,以言莫予违为得意耶?兄与英士共事最久,亦知我所以待英士矣。……执信忽然殂折,使我如失左右手,计吾党中知兵事而且能肝胆照人者,今已不可多得,惟兄之勇敢诚笃,与执信比,而知兵则又过之。兄性刚而嫉俗过甚,故常龃龆难合,然为党负重大之责任,则勉强牺牲所见,而降格以求,所以为党,非为个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