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英格兰白银的诱惑(第2/3页)

这次的失败让埃塞尔雷德意识到自己的军队根本靠不住,取胜无望,所以他决定用金钱贿赂挪威人,以求苟安。这样一来就有大量白银从英格兰流失,从这流走的白银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英格兰有多么富饶,也可以看出赔款求和的策略始终不会起什么作用。埃塞尔雷德给维京人赔付了重达1万磅的白银,但拿到白银之后,奥拉夫·特里格维逊又来抢劫了,而且这一次来的不只是奥拉夫,还有即位不久的“八字胡”斯韦恩及他的部下。

奥拉夫和斯韦恩抢劫了整个英格兰南部地区,占领了除伦敦以外的所有大城镇;因为他们在进攻伦敦时受到了非常激烈的抵抗,所以没能攻下伦敦。尽管埃塞尔雷德在伦敦一战中取得了胜利,但他还是要通过缴纳丹麦金来求和;埃塞尔雷德给这两名维京人总共支付了超过1.6万磅白银,好让他们从英格兰撤军。不过这次埃塞尔雷德向两名维京国王提了一个条件,要求他们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当他得知原来这两位国王早已受洗的时候,埃塞尔雷德感到惊愕不已,所以既定的受洗仪式就改成了确认他们是基督徒的仪式,埃塞尔雷德就此成了奥拉夫的赞助者。

两位维京国王这一次满足了,之后便立即回国了。对奥拉夫来说,他之所以感到满意不是因为那场仪式,而是仪式之后他得到的重达上千磅的白银。奥拉夫一直想做挪威国王,现在他有了称王的财力。

“八字胡”斯韦恩一直在关注奥拉夫那边的情况。奥拉夫·特里格维逊比“八字胡”斯韦恩稍微年长一些,两人是亲密的盟友,但对于同伴的崛起,斯韦恩却感到紧张不安。997年,奥拉夫从斯韦恩手中夺取了王位,他开始着手在特隆赫姆(Trondheim)修建一座新的都城。奥拉夫的第一项建筑工程就是要建成一座教堂——挪威的第一座教堂。他把教堂作为自己的宣传工具,借此实现自己让所有挪威人皈依基督教的目标。

奥拉夫以其强权闻名于世,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君王。奥拉夫不仅迫使那些不愿意皈依基督教的贵族最终改信了基督教,而且到公元1000年的时候,他已经让法罗群岛、奥克尼郡及冰岛这些地处偏远的挪威属地也都接受了基督教。连格陵兰岛也开始皈依基督教。同年,已经改信基督教的莱夫·埃里克松离开了奥拉夫的王宫,开始了自己的发现之旅。

国内很多臣民都对奥拉夫·特里格维逊很不满,但原因还不在于他强制推行基督教。几年前,“八字胡”斯韦恩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一位波罗的海地区的部落首领,但这桩婚姻并不美满,让斯韦恩愤怒的是他的妹妹最后离开波罗的海,逃到挪威去了。在挪威,奥拉夫·特里格维逊不仅收留了他的妹妹,还把她娶为王后。这种结合在当时看来很不合时宜,所以“八字胡”斯韦恩从此更是把奥拉夫当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

一直以来,“八字胡”斯韦恩都对他的这位老朋友严加提防。奥拉夫之所以能成功让人皈依基督教,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他的“巨蟒舰”。179战舰来回在海上巡航,奥拉夫的威名也因此得到远扬。众所周知,奥拉夫当时非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疆域,曾试图娶孀居的瑞典女王为妻,但现在他似乎又想渗入丹麦王室,借此建立自己在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统治。

这引起了丹麦和瑞典的恐慌,两国便结为联盟,组建了一支由70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奥拉夫的舰队在丹麦和挪威之间航行时,丹麦–瑞典舰队对其进行了伏击。挪威那支只有18艘战船的舰队很快就战败了,只剩奥拉夫的巨蟒舰还在顽强抗争。最后当奥拉夫看到连自己最大的战舰也被击溃的时候,他纵身跳入了水中,为了让自己加快下沉,不致落入敌人的手中,奥拉夫跳入水中的时候还紧紧抓着自己的武器。

“八字胡”斯韦恩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之后他和盟友们对挪威进行了划分,他自己控制了南部的大部分领土。现在,斯韦恩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实力最强的国王,重新控制了其父“蓝牙王”哈拉尔在位时的大部分领地。就在“八字胡”斯韦恩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却犯下了自己统治生涯中的大忌。

就在这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王忙着征战的时候,埃塞尔雷德却在徒劳地试图阻止维京人的崛起。他用赔款的方式来向奥拉夫和斯韦恩求和,但这只会让这些维京国王继续向他敲诈勒索。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埃塞尔雷德先后又偿付了10.8万磅白银。180但让埃塞尔雷德感到沮丧的是,他发现住在北部丹麦区的臣民要么包庇维京人的抢劫,要么还同他们串通一气,鼓励他们在英格兰抢劫。这引起了埃塞尔雷德的疑虑,他认为丹麦人这是在密谋夺取自己的生命。所以,在1002年11月13日,埃塞尔雷德下令屠杀了英格兰境内的所有丹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