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蓝牙王”哈拉尔(第3/3页)
但事实证明,“灰袍王”比“蓝牙王”预想中的要能干一些,他先控制了东部地区的海上贸易路线,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现在的芬兰和俄罗斯地区,这样一来“灰袍王”就慢慢脱离了自己舅舅的控制。“蓝牙王”当然无法忍受“灰袍王”的做法,970年,他暗杀了自己这位野心勃勃的外甥,控制了挪威西部。“蓝牙王”在丹麦的时候,他就会指派一个比较听话的傀儡帮自己料理挪威西部的事务。
“蓝牙王”哈拉尔成功控制了挪威西部,这标志着他的统治进入了全盛期。南部的德意志王国开始提防丹麦了。后来丹麦王国不断崛起,年事渐高的奥托大帝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威胁,但973年他就去世了,丹麦暂时躲过了一劫。但不幸的是,最后削弱“蓝牙王”哈拉尔统治的人却正是他自己。多年以来,哈拉尔都通过向德意志进贡的方式维持着两国之间的和平,但现在奥托大帝已经逝世了,再加上自己在挪威又取得大捷,哈拉尔就这样被冲昏了头脑。当时年轻的奥托二世派出使者到丹麦收取贡物,哈拉尔断然拒绝了。
但这一次,“蓝牙王”哈拉尔却严重低估了自己的对手。与新生的丹麦王国相比,德意志王国物产丰饶,财力雄厚,还有一支训练有素、高度团结的军队。虽然在开始的几场战役中是来自丹麦的维京人占上风,但后来德意志的军队把他们逼回了丹麦边墙,“蓝牙王”被迫向奥托二世求和。
这次的失败本来不至于造成什么毁灭性的后果,因为德意志的军队并没有进入丹麦领土,但这时的哈拉尔却表现出了维京人致命的弱点——懦弱。挪威国王狂热信奉雷神托尔,他非常憎恨哈拉尔倡导的基督教,对哈拉尔在政治方面的控制也颇为不满,所以他便趁机造反,挪威就此脱离了丹麦的控制。
突然间一切都土崩瓦解。哈拉尔本来还算维持住了自己在丹麦本土的统治,但就在他准备向南进军对抗德意志时,哈拉尔的长子“八字胡”斯韦恩却突然造反了。一直以来,斯韦恩对父亲的权威都心怀不满;现在儿子突然造反,这完全出乎哈拉尔的意料,仓皇之下他便逃走了,最后躲到了自己在波罗的海南部海岸的据点约姆斯堡(Jomsborg)。
对于哈拉尔来说,他挑选的这个避难所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这里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有名的军事集团约姆斯海盗。约姆斯海盗是一个极度忠诚的军事团体,战士年龄多在18到50岁之间174,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骁勇善战之士;约姆斯海盗立誓只遵从一套荣誉准则,虽然他们是坚定的异教信仰者,但他们会效忠于自己的雇主。约姆斯海盗的据点就建在一处海港上,海上交通十分便利,易守难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在约姆斯堡,“蓝牙王”哈拉尔的安全虽然可以得到保障,但他却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一次哈拉尔在约姆斯堡外与人发生冲突,在打斗中哈拉尔受了伤,几天之后就去世了。最后哈拉尔的遗体被带回耶灵,葬在了他自己修建的教堂中。很久以前,在自己统治的全盛时期,哈拉尔在立耶灵石时就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和哈拉尔做的很多其他事情一样,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个孝子,碑文上的内容实质上是要向世人宣扬他的伟大,他写道:
“此石由哈拉尔所立,他征服了整个丹麦和挪威,并让丹麦人皈依了基督教。”
碑文中的两句话都不大可信:哈拉尔只控制过挪威的部分地区——但在碑文中这点却说得含糊不清,此外,维京众神在丹麦人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没有动摇。通过这碑文我们可以看出哈拉尔有多么渴望后人能铭记自己。哈拉尔通过征服和皈依的方式创造了丹麦人这个新的民族,当时瑞典和挪威的统治者也沿袭了哈拉尔的这种方式。哈拉尔还在弥留之际,瑞典一个小王国的君主“胜者”埃里克(Eric the Victorious)就已经在吞并今天斯德哥尔摩周围的土地,瑞典其他的一些领主都把“胜者”埃里克和其子奥拉夫·舍特科农(Olof Skötkonung)尊为最早的瑞典国王,埃里克和奥拉夫仿照丹麦的路子也皈依了基督教,然后利用基督教把周围的部落联合起来。175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蓝牙王”哈拉尔及其他人的成功都说明维京时代开始逐渐消逝了,维京人在海上逍遥自在、劈风斩浪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不再有往日的活力。夏天的时候,如果有无拘无束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海盗小船划进海湾的话,就会有国王的税吏向他们收税。挪威、丹麦和瑞典这三个维京王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连成了一体,慢慢走向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模式。但北欧仍然还有很多地方,尤其是挪威的很多地方,仍未皈依基督教,也不接受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但世上没有不落的太阳,终有一天这些地方也将改信基督教,推行君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