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恶魔”索吉尔斯(第3/4页)
索吉尔斯有着最为有利的历史时机。芒斯特联邦内的附属国王向至尊王的权威发起了挑战,结果却使得爱尔兰岛陷入了混乱。利用掠夺阿马获得的丰富物资,索吉尔斯向着内陆地区进发。然而,他不再是仅仅洗劫修道院,更是将其占据,成为其新的首领,并开始征收赋税。一位异教徒成了爱尔兰最神圣的修道院的院长,几乎控制了爱尔兰社会的方方面面。
索吉尔斯把他的维京舰队部署在河流和海洋沿岸,极大地削弱了当地人的反抗能力。大量的船只在海边徘徊,几乎占据了所有的地点,修士对此颇有怨言。
索吉尔斯的军队忙着削弱爱尔兰本土王国的力量,而他也在为自己的计划寻找更加易守难攻的基地。他在东海岸的爱尔兰海湾修建了朗福特城堡,作为沿岸防御堡垒,并在那儿度过了爱尔兰的冬天。这里位置极为理想,易守难攻,临近海洋,坐拥景色优美的天然海湾,连接利斐河(Liffey River),既能直达爱尔兰内陆地区,又能通向不列颠的西海岸。当地人称此地为“黑池”,盖尔语称之为“都柏林”(Dubh-Linn),并沿用了下来。索吉尔斯用厚重的木材铺设街道,按照维京建筑的样式建造屋舍,用混合柳条的泥浆修筑城墙。都柏林48并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基地,它成了维京人在西欧大陆建立的首座城池的中心,索吉尔斯正是这座城池的“君主”。
以此作为根据地,索吉尔斯逐步展开进攻。844年,他率领60艘战船,沿香农河(Shannon River)而上,抵达今天的利默里克郡(Limerick)。他把军队分成若干部分,洗劫了爱尔兰岛总部和西部的所有圣地。索吉尔斯放火焚烧了克朗弗特修道院,接着又进攻了以神学院闻名欧洲的克朗麦克诺斯(Clonmacnoise)大教堂。
索吉尔斯在这里重复了他之前洗劫阿马郡时的行为。杀尽修士,抢完教堂之后,他把妻子奥塔(Ota)带到主教堂。索吉尔斯擦去手上的斑斑血迹,帮助奥塔爬上高高的摇摇欲坠的祭台。奥塔是著名的渥尔娃女巫或者说女预言家,她会在祭祀奥丁的仪式中展示自己的预言天赋,以此来抚慰聚集起来的维京军队。
索吉尔斯采用这种方式来亵渎爱尔兰最为神圣的两个地方,他这样做绝非出自偶然的意愿。他是在树立维京神祇的权威,借助这种行为来削弱中世纪的爱尔兰人对上帝的信仰。一位南部的修士如此哀叹:“许多爱尔兰人放弃了他们的基督教信仰,加入了‘白色外族人’掠夺教堂的行列。”49
十年之后,整个爱尔兰岛陷入了倾覆的危局。岛内诸多领地的君主之间世仇太深,根本不可能团结起来。于是宗教领袖站了出来。特里格拉斯修道院的院长在领导当地军民的反抗中被杀害;阿马修道院的院长被抓捕起来,圣帕特里克的遗物也被洗劫。似乎要不了多长时间,维京人就能将整个爱尔兰岛置于他们的掌控之下。
845年,塔拉联邦的至尊王梅尔·斯切林(Mael Seachlinn)抓住了索吉尔斯,这从心理和精神上给爱尔兰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至于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人们只知道梅尔·斯切林是用计谋而非战争抓住了索吉尔斯。人们把这个令人憎恶的维京人和石头绑在一起,然后投进河中。50
索吉尔斯的死亡不仅终结了维京人在爱尔兰建立统一的异教徒政权的企图,还造成了维京人内部的混乱。挪威人是最早的掠夺者,但是现在丹麦人越来越多。这两个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索吉尔斯死后,唯一受到两方共同尊敬的人物不复存在。850年,为了争夺都柏林的控制权,维京人内部爆发了战争。
爱尔兰人成了黑发洋人(“黑色外族人”,即丹麦人)和白发洋人(“白色外族人”,即挪威人)之间战争的主要受益者。战争爆发的第一年,丹麦军队成功突破城墙,洗劫了都柏林。不过,挪威人很快就进行了反击,在一场持续三天的战役中屠杀了大量丹麦人。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群体,他们的加入使得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他们是爱尔兰人和维京人通婚的后代,被称为“加戈戴尔人”(Gallgoidel)51或者“异族爱尔兰人”。哪边许诺的条件好,加戈戴尔人便会为哪边而战。更多时候,他们是作为雇佣兵为自己而战。
慢慢地,爱尔兰的原住民开始把内部分化的维京人重新赶回到滨海地区。至尊王梅尔打败试图入侵其领地的维京军团,战场上留下了700具维京人的尸体。同年,至尊王的一位盟友俘虏了一支200人的维京侵略团体,并将他们全部从人间抹除。梅尔王甚至去见了“秃头”查理,希望能建立军事联盟,共同对抗维京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