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荡平诸吕(第2/2页)
刘襄得到刘章的密报,与他的舅舅驷钧等人商量,立即准备起兵。
但是,刘襄的起兵竟然遭到一个人的反对,差一点毁了刘襄起兵。
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能够阻止刘襄起兵呢?
原来,汉朝建国后,在诸侯国都设立了国相,诸侯国的国相一律由中央政府任命,对中央政府负责,代表中央政府的利益,而且掌握诸侯国的军政大权。
反对刘襄起兵的正是齐国的国相召平。齐相召平得到刘襄准备起兵消息后,立即派兵包围了刘襄的王府。这样,刘襄不但不能起兵,还差一点惹来一场大麻烦。
刘襄正在困窘之时,齐国的中尉(相当于公安部长)魏勃拜见齐相召平。魏勃欺骗齐相召平说:齐王起兵,没有中央政府的调兵虎符(调兵的凭证),您包围齐王府是对的。我请求您让我替您带兵完成这项任务吧。
魏勃官居中尉,本来就是负责齐国治安之事的,处理叛乱自然是他份内之事。
于是,召平相信了中尉魏勃的话,就让他带兵去围王宫。魏勃得到了兵权之后,临阵倒戈,不但没有去包围王府,反而包围了召平的相府。召平大呼上当,但是,为时已晚,只好自杀而死。
刘襄起兵后,首先将吕后封王的两个郡夺回来,统一全齐,并立即昭告天下诸侯:
第一,自己是惠帝派张良所立的齐王(法理依据);
第二,吕后听任诸吕,擅自废立皇帝,杀三赵王,封三吕王;
第三,当今皇帝年幼要靠大臣、诸将来安定天下;
第四,我起兵的目的是要诛杀不应当封王的人(不当为王者)。刘襄的这封起兵檄文写得非常巧妙:他没有直接提出诛杀诸吕,只是提出要除掉不当封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