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盗陵毁陵之谜(第3/5页)
秦二世末年天下的形势是由陈胜、吴广发起的反秦大起义已经进入高歌猛进的时段,大秦帝国的灭亡已经不可逆转。周文率领的义军也已经攻入关中。
虽然后来周文被章邯打败退出关中,但是,天下的形势对大秦帝国而言,非常不乐观。在太秦帝国行将崩溃之时,对秦始皇陵的守护必然会受大局的影响而不可能再安如磐石,常言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信哉斯言。
王充的话可信不可信呢?不好讲。
为什么?
王充作为一名学者尚不至于信口雌黄。他这样写,必有所据。只是他的根据我们今天已经不得而知罢了。
但是,王充《论衡》的记载带来了两大问题:
一是盗掘秦始皇陵的真是“天下盗贼”吗?
二是王充的记载和《史记》、《汉书》中刘邦指责项羽盗墓相矛盾,这该如何解释呢?
先来说说盗掘秦始皇陵的是不是“天下盗贼”一事。《史记》与《汉书》这两部信史都借刘邦之口指责项羽入关后盗掘秦始皇陵,现在又冒出一个“天下盗贼”挖开了秦始皇陵。“天下盗贼”是谁?我认为,这个“天下盗贼”是指攻入关中的反秦义军。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再举出三条文献。
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的一部著名类书《太平御览》有三处明确记载了盗掘秦始皇陵的事件:
《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一引《皇览》日:“关东贼发始皇墓,中有水银。”
《太平御览》卷四十四骊山《三辅故事》日:“始皇葬骊山,起陵高五十丈,下锢三泉,周回七百步。以明珠为日月,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四门施彻,奢侈太过。六年之间,为项籍所发。放羊儿坠羊冢中,燃火求羊,烧其椁藏。”
《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九引《三辅黄图》日:“秦始皇葬骊山,六年之间,为项籍所发。牧羊儿堕羊冢中,燃火求羊,烧其椁藏。”
《太平御览》是一部类书。所谓类书,即是分类记载历代人文资料的一种大型书籍,当时编纂这类书是专门给文人写诗为文查找典故而使用的。
《太平御览》虽成书于北宋,但它的绝大多数资料却是从前代类书中获得的。类书的资料有出处,并非信口编撰;但是,古人编辑类书,不像今人这么严谨,往往辗转抄袭。所以,《太平御览》的材料我们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未可全信。
在《太平御览》有关盗掘秦始皇陵的三条记载中,有两条关于项羽盗掘,一条记载是“关东贼发始皇墓”。关于项羽盗掘一事,我们前文已就汉代文献进行了考察,这里不再赘述。其中,《太平御览》第一条记载的“关东贼”值得我们关注,这里所记的“关东贼”就应当是王充《论衡》记载的“天下盗贼”。
“天下盗贼”盗掘始皇陵寝,有这种可能吗?
秦二世二年(前208)冬,陈涉的部将周文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入关中,到达戏水之西(今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附近),这一事件立即震惊了秦二世。
因为戏水距秦始皇陵非常之近,距秦都咸阳也不远。秦二世破例召集秦廷朝议,少府章邯建议立即释放修秦始皇陵的“郦山徒”,发给兵器以应对起义军。秦二世立即批准章邯的建议,章邯率领这支军队迅速击败周文的军队。
周文被迫退出函谷关,章邯乘胜追击,周文在渑池战败自杀(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日:奈何?少府章邯日: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上述记载,周文率领关东义军进入关中,立即遭到大秦帝国章邯部的迎击,并因战败而退出函谷关。但是,章邯并没有给周文以喘息之机,而是乘胜追击,周文再战再败,最终在渑池自杀。
如果说真是“关东贼”(天下盗贼)盗掘了秦始皇陵,就连带产生了两个问题:
周文有时间去盗掘秦始皇陵吗?
周文有力量去盗掘秦始皇陵吗?
先谈第一个问题,盗掘时间。我觉得周文没有时间盗掘秦始皇陵。
其一,秦二世不许。
周文统兵攻入函谷关,这对大秦帝国来说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件,如果说在此之前秦二世还不愿意面对关东的大规模民变,但是,到了周文率兵攻入函谷关,秦二世的态度立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不但承认了关东巨变的局势,还召开了御前会议,采纳章邯的意见,立即授权章邯率领“郦山徒”平叛。对于秦二世来说,关东巨变现在成了他最为关心的国家大事。秦二世再昏庸也会意识到这场来势汹汹的起义对大秦帝国的危害之大,必须全力应对,因此,秦二世不可能给周文时间从从容容地去挖秦始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