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骄兵之计(第7/9页)

“我说云长,尽管你如此污辱我主,可知道我主如何作答?关羽说,发兵攻打荆州呗。我说不,我主公会说,无论云长如何辱我,我也绝不坏孙刘联盟。云长呵,国之安危,大于主之荣辱!”鲁肃一句不留地重复他在关羽跟前说过的话,他知道自己这番应对下通情理、上接大义,主公肯定满意。果然,他见孙权目光闪动,露出不胜唏嘘的神色。

“子敬说得好!比我说得都好。多谢了!”孙权提足了中气,朗声道。

众将士却仿佛没有听见,仍在愤怒地吼叫:“主公,攻下荆州,血洗三城……”

孙权忽然转过身来,怒视众将,冷声道:“怎么了?你们都忘了大都督是因何罢免的?我斩不动他,却斩得动你们,再妄言攻打荆州者,斩!”

众将顿时一片死寂,再也无人敢说一字。孙权又呆了半晌,环视山涧一周,而后,独自踽踽步下箭台,孤身朝外走去。众将士沉默着,悲愤地望着他的背影。

突然,在孙权越走越远的背影身后,有人一声低喝:“庸主!”

孙权闻言,脊背一颤,如遭电击。他缓缓回过头来,看向发声之人正是刚被自己贬为步卒的周瑜爱将——吕蒙。骂他也就罢了,更让他气恼的,是见自己转身他非但没有露出任何惧怕,反而两眼冷冷地望着自己,似乎他很有把握,自己手里的王权早已不稳,迟早要交给刘备或者曹操。

孙权的眼里露出罕见的凶光,吕蒙认出来,这是他下令杀死某人时惯有的光亮。可他却毫无畏惧地迎视着它。自大都督被罢免那一刻起,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大都督早就警告过自己,天威莫测,主公要他死,或者要他统领三军,不过是一念之差。

可在众将士的眼中,此刻,这两人对视带来的恐怖气氛,却足以让整个山涧为之颤抖。

突然,孙权将目光狠狠从吕蒙身上调开,举起手里的弓箭,怒喝道:“纳命来!”

不等赶到他身旁的鲁肃伸手阻拦,一支利箭已经“嗖”地离开弓弦,扑向吕蒙。

那箭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啸,像长了眼睛似的朝吕蒙飞去,近了,近了,眼见就要射中吕蒙的头颈,却又在咫尺之间与之擦肩。准确地说,它与稍稍侧身的吕蒙之间,大约只有半分的距离。可正当众将准备嘘出一口气时,吕蒙却反手一把抓住那飞箭,紧握于掌中,然后,狠狠地、深深地刺入自己的胸膛!他完全无视自己胸腔涌出的洪流般的鲜血,而是傲然挺立着,将那支颤动不已、不断冒血的箭矢示意给众人。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又见他双目怒视孙权,用寒冷彻骨的声音道:“如果大都督在此,肯定箭无虚发!”

众将士一声惊呼,随之,又是一阵死一般的静寂……

吕蒙说完,仍旧顶着满腔的鲜血挺立着,挺立着,他似乎想保持这样的姿势,直至鲜血流光;又似乎在等待着即将飞来的下一箭,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死亡……

孙权真的愤怒了,不仅如此,“大都督”三个字,还让他陷入了难堪的窘迫。身为武将的吕蒙,不可能不知道,在罢免周瑜这件事上他的悲与怒、急与痛!他气急败坏地伸手入袋,准备掏出箭来,一举结束这个长着反骨的鸟将阿蒙。不料他的手扑了个空,那箭囊不知何时已只箭全无!

他正欲喊人要箭,却见鲁肃扑了上来,将他死死抱住,颤声乞求道:“主公……主公,回宫吧!求你了!”

孙权浑身一软,他两手一松,任由那长弓自行落地。他顺势靠在鲁肃怀中,泪水夺眶欲出。

鲁肃大惊,顿时手足无措起来。

就在满眶泪水即将滴落之时,孙权狠狠推开鲁肃,独自踉跄着往前走去。整个过程,不管是鲁肃,还是离他最近的贴身侍卫,都能清楚地看见,那泪水一滴未落!

而山旮旯的那边,挺立的吕蒙却再也站立不住,一个趔趄之后,他重重地摔倒在地。就在他疼痛难忍奋力挣扎之时,鸟网的网口被他的靴子踢开了。

顿时,无数只飞鸟如黑色的疾雨冲向高空。一时间,叽啾之声铺天盖地。

孙权正踉跄而去,不想狂风骤雨般的鸟儿瞬即追上了他。只顷刻间,鸟群就遮住了太阳,遮住了整个天空,喧哗的鸟叫震耳欲聋,黑压压的黑影笼罩了行走中的孙权。

谁也没有见过如此恐怖的奇观!仿佛天空浮现出一片黑色的海洋!

而主公孙权,此刻不过像一片柔弱的羽毛,在深不可测的黑色海洋的底层,步履飘摇,孤身前行。

在孙权孤身难行、江东上下乱成一团之时,被罢免的大都督周瑜,正端坐家中,对着孙权赐予的那座编钟呆呆地发怔。

这色泽辉煌的编钟,分上、中、下三排,远看如一朵朵灿烂的花朵,近看又像一方方悬挂着的古老战阵。琥钟、赢司钟、揭钟、大傅钟……每一只都按照大小严格排序,每一只的身上都锲铸着复杂精美的古篆,因年代久远,那字迹早已陈旧斑驳,然而,即便是文墨不通的人,也能感觉到,每一篇很难辨认的篆文,似乎都在诉说一段神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