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连横与合纵(上)(第9/10页)

魏惠王把相国大印交给了张仪,觉得自己真会用人。

可齐国和楚国不高兴了。他们听到魏国的这个人事任免消息后,都生气起来。你可以用其他人当相国,为什么要用张仪?地球人都知道,近年来,秦国欺负完这个国家,又耍那个国家,天天在诸侯面前嚣张得要命,全是这个张仪搞的鬼。以前提出联合抗秦的是你,现在跟张仪混在一起的又是你。

这两个国家的高层越想越愤怒,觉得不好好教训一下魏国,给立场不坚定者敲一记狠狠的警钟,这个世界真没有道德底线了。于是,两国决定联合出兵。

聪明老板的手下,大多都很聪明。张仪的智商很高,他手下那个马仔雍沮的智商也很高。他知道齐楚要发兵的消息后,立刻在第一时间里对张仪说:“魏国让你当相国,是以为你当了相国,魏国就有了和平的保证。可现在你才上任没有几天,齐楚两国就大刀砍过来,让魏国兵连祸结,说明魏国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他们要是觉得自己想法错了,你老人家就危险了。”

张仪一听,也觉得问题很严重,问:“那怎么办才好?”

雍沮说:“让我到齐、楚两国跑一趟。”

这哥们儿准备了一套说辞,找到两国领导人,直接就跟他们说:“你们知道张仪跟秦惠王有个秘密协议吗?”

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们要是知道了,还算秘密协定吗?

雍沮说:“但我知道这个秘密协定。张仪对秦惠王说,让他到魏国当相国,齐国和楚国一定会很生气。他们一生气,一定会打魏国。要是魏国打了胜仗,他当魏国的相国就理直气壮了。如果魏国打了败仗,他们肯定会来投靠秦国。那时,秦国就有理由来救魏国了。齐楚刚打魏国,已经很困很累了,还能跟秦国玩吗?呵呵,这就是张仪跟秦国的秘密协定。现在我告诉你们。请你们好好想一想。”

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一听,拍着脑袋想了想,觉得这个魏国还真不能打。于是,又叫部队不要行动了,大家洗脚睡觉,这才是最安全的。

其实,现在最安全的不是他们,而是张仪。

张仪的胆子很大,一当上相国,就以亲秦的面孔出现,直接教导魏惠王,让魏国当秦国的小弟弟。可魏惠王说,当个友好邻邦就可以了,没必要当这个小弟弟吧。

你不当当然可以,但你可以看看不当的后果是什么。

秦国那边迅速做出反应,派出部队又占领了魏国的一片土地,然后又偷偷派人给张仪送来一大堆现金。这哥们儿现在还在领秦国的最高工资啊。

有张仪在魏国当卧底相国,掌握了魏国的权力大棒,秦国就可放心对别的国家开展行动了。

公元前319年,秦国向韩国进攻,轻松地拿下了鄢陵。

秦国现在的策略很明显,拉了这个国家,然后就打另一个国家。总之,现在得把周边的国家一个一个地削弱。

魏惠王虽然不同意张仪的建议,没有去做秦国的小弟弟,但他的生命却已经到了最后。

在接到秦国攻韩的消息后,他就死翘翘了。

于是,魏襄王当政。张仪继续当魏国的相国。

此时,秦国的政策可能也给大家看出来了。楚、赵、魏、韩、燕组成多国部队,向秦国进攻。这五国部队看起来声势很浩大,但你是知道的,这五国多年来,老是打打停停,即使在苏秦当他们的联合国的秘书长时,也没有成为铁板一块过。现在短时间组成这个联盟,表面上看很壮观,其实本质却虚弱得像个刚难产的妇女。

当他们浩浩荡荡地举着大旗开到函谷关前,大叫“开门,不开门,我们就开打。”

秦兵迅速打开城门,然后从中凶猛杀出。

五国联军立马就疲软了,战斗还没有宣布开始,就各自退却,安全返回原来的驻地,对秦国一点儿威胁也没有造成。

秦国经此一战,也看清了这些国家的虚弱,从此再没有多少顾忌了。

但那几个国家退回去之后,觉得很没面子。大家雄纠纠气昂昂地跑到函谷关,仗还没有打就原路狂逃,这个脸真是丢大了。秦国是很强大,可还没有强大到这个地步吧。

于是,他们又组织起来,再次向秦国叫板。

这一次,楚国不再入股了,而齐国被拉了进来。他们觉得光有五国还不能算给力,又跑过去把匈奴也拉下水,一路杀向秦国。

秦国这次也主动迎战。

双方在修鱼相遇。

一番大战,结果韩国的主将申差率先成为俘虏,接着,赵国公子渴、韩太子奂先后被打得抱头鼠窜,大归而逃。

秦国在此战的成绩是:斩首八万二千。

五国一清点部队,个个都心痛得落下辛酸的泪水。

各国诸侯都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