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鞅变法(第9/9页)

但商鞅能听吗?他要是能听他还是商鞅吗?

两年之后,也是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去。

秦孝公一死,商鞅在秦国的市场就彻底归零。

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接过老爸的班。

他刚接班时,也只是称惠文君。

于是,秦国进入了秦惠文君的时代。

每个时代都属于那个时代的人。

商鞅属于秦孝公时代的猛人,但不是秦惠文君时代的人。

秦惠文君也是个很牛的领导人。他比谁都清楚,商鞅是个猛人,秦国的强悍,靠的就是这个猛人。但他已经感到这个猛人实在太猛了,猛得让他有点儿害怕。

于是,商鞅的命运直接走向悲哀的下场。

没几天,那个被割了鼻子、成为典型反面教材的公子虔的门徒就跑到秦惠文君面前,实名举报商鞅要谋反。

秦惠文君一听,立马派人去把商鞅捉拿归案。

商鞅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还没等办案人员来到,就已经得到消息,然后抢在第一时间跑路。

商鞅一路狂奔,直接跑到边境的关口,天黑下来,去宾馆开房。哪知,老板却要他拿出身份证,对他说,商君有令,没有证件的人是不能住店的。谁给没有证件的人住店,谁就犯法。让他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吧。

商鞅一听,长叹一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我草啊。我制定的法律竟然把我也害得这么惨。

这就是“作法自毙”的原创版。

当然,这还不是最悲哀的。与秦国接壤的就是魏国,他一出秦国的地界,就只能进入魏国的领土了。而魏国这些年来,给他收拾得也够惨了。魏国高层即使在上厕所时也恨不得吃了他的肉。现在他跑到魏国来避难,魏国能当他的保护伞吗?

商鞅也知道魏国不会收留下他,因此想过境跑到别的国家去。但魏国不同意。你在秦国时,可以牛哄哄,想去想回,全凭你的心情,可现在你一个人流落到这里,你还能说了算吗?他们对他说:“你是秦国的逃犯。现在秦国牛得很,我们要是抓到他的逃犯不送还,我们能有好果子吃吗?”

于是,魏国把他抓起来,直接遣返。但并没有把他送给秦国政府。

商鞅到了秦国,当然不会主动投案自首。因为他知道,对于他这样的人,是没有投案自首这个选项的。他跑到自己的封地,立即组织起来军队,向郑国发动进攻,打算拿下郑国当自己的根据地。可是秦国却派出大军向他开展军事行动。他虽然很牛很有水平,但他那点儿力量,哪是秦国政府军的对手?于是,被杀死在郑国的黾池。

秦惠文君下令把他的尸体带回来,在大广场上,来个五马分尸,请大家放下手中的工作,都来围观,然后大声宣布:谁要是学商鞅搞造反,谁就是这个下场。

然后下令把商鞅的全家也全部杀死。

商鞅制造了一个强大的秦国,实现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最后又被这个强大的帝国杀掉。

历史就是这么无情。何况,那是个血腥的年代。当那个年代需要你的时候,会让你在那个历史舞台上尽情表演;当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只有彻底出局。

很多人看到商鞅的结局时,都会发出一声长叹。

其实,大家翻开历史会发现,从远古到现在,需要发出这一声长叹的事件不胜牧举。

很多人会问,商鞅那时还很年轻,如果他不死,历史将会如何?

告诉你,没有这个如果。别的事情也许还有如果,但历史是永远不会让你有如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