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忠耶奸耶(第11/18页)
四、裁制兼并。那时,诸侯之间已经开始乱套,完全走市场,凭借手中的实力,到处疯搞并购政策,强迫周边的小国宣布破产,然后自己去全面收编。所以,齐桓公宣布这种行为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行径,是帝国主义的可耻行为,得坚决制止。以后谁再有这个行为,全体诸侯就共诛之、全国人民共讨之。
当然,在实际执行中,也是看菜吃饭的。如果是郑国之类的小国,跟哪个诸侯发生了边境摩擦,那是可以把多国部队开过去,猛扁一通;如果是楚秦之类的国家兼并了哪个小公司,也只是严正抗议一下,宣布保留进一步措施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赵盾把这些章程拿过来复习了一下,然后又把当时的形势拿过来一比照,齐国和鲁国这段时期都先后发生过弑君事件,正好出面去主持一下公道,复兴晋国的霸主事业,晒一下自己的水平。
哪知,他刚要计划到齐鲁大地去大出一次风头时,晋国内部就先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而且这个声音的来源很不一般,是从晋灵公那里发出的。
先是齐国发生了杀人案。当然,如果被杀的是个小屁民,谁也不在乎,可死的却是他们的国君。凶手属于弑君夺位行为。
大家虽然对其他普法教育记得不怎么样,但对这个弑君行为的处分条例是很清楚的:必须由霸主带着多国部队去把凶手拿下,然后再确立一个新的老大。
赵盾知道这是重新把霸主打出来的一个大好机会,马上发出号召,组织多国维和部队向齐国开进。
哪知,齐国的政变者狡猾得很,派人带着好玩的东东偷偷来到晋国的国都,送给晋灵公,请灵公老大把赵盾叫回来。
晋灵公一看,这些东东真好玩。能送这种东东的人真不该打。马上派人过去叫停赵盾的行动。
赵盾没有办法,如果继续前进,就是不听老大的话,不听老大的话是什么后果?不用谁给他上课,他比谁都明白。当然,齐国知道老赵也是不能得罪的,你现在通过一个玩具忽悠了晋灵公那个小屁孩,搞了赵盾一个手脚,让赵盾记在心里对你也是没有好处的。因此,又送了晋国很多钱财,说只要晋国老大哥放过他这一马,以后我们齐国永远做晋国老大的小弟弟、铁杆粉丝,老大哥指向哪,我们就打到哪。这也够意思了吧?
赵盾没有办法,只得收下这堆隆重的礼物。
这个礼物一收,晋国的财力没有增加多少,但社会影响力马上跟着下跌。
虽然赵盾到处大声宣布,下不为例。
可真的能下不为例吗?
鲁国那几个牛人就不信。那时鲁国的第一把手叫姬恶——这名字也太雷人了,一点不像是文明古国出来的人。
他的名字叫“恶”,其实他一点不恶。那个叫东门遂和叔得臣的比他恶多了。这两个家伙太恶心老大的名字,就找了个机会把他做掉了,然后让姬接——这个名字也是雷人得要命,“姬接”让人一听,还以为是“姬妾”呢——当了国君。
有人提醒东门遂同志,这么干,晋国会找你麻烦的。
东门遂说:“老子早论证过,现在晋国除了那面大旗之外,还能做出什么来?齐国能做出的事,咱为什么做不出?”
赵盾本来这次要做出事来的。哪知,他把前期工作都做得扎扎实实了,而东门遂向齐国学习,几个玩具又把那个好玩好耍的晋灵公搞定。
赵盾这么高调举起霸主的旗帜,又不得不收了起来,最后只得到了一笔可观的钱财,霸业资本又跌了几个百分点。
这样一来,晋灵公居然成了霸主事业最大的障碍物,让赵盾郁闷得很。
晋灵公还是个小屁孩时,赵盾觉得不好管理,跟一个小屁孩商量国家大事,天天向他汇报工作,然后从他那里抠出最高指示,这种儿戏,真的一点不好玩。可现在他大了,更不好玩。
晋灵公虽然长在红旗下,活在幸福中,但却没一点追求,什么事都不想干,人家把文件送给他,他连个同意也懒得签,叫大家拿去给赵盾赵大人处理。他要是都处理不了,我更没有办法。
赵盾这时的思想还很纯洁,一心为晋国作想,所以觉得自己对晋灵公有教导的责任,因此就免不了经常对他语重心长。
晋灵公和很多中学生一样,最烦老师和家长的这种语重心长。因此,每次一见赵盾,心里就郁闷,就想躲着。但在晋国,你可以躲过任何人,但你能躲得过赵盾吗?
所以,晋灵公很生赵盾的气,老子都把大权交给你了,你还想怎么样?你觉得管全国人民还不过瘾,还要管我的私生活才好玩?
跟很多昏君一样,总会有个反面人物的跟班,跟他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