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霸主因此而换位(第2/24页)
哪知,夷吾集团却阴险得很。他们接见了秦国的使者泠至,听了老泠的口头汇报,再看看秦穆公的求援信,一脸笑容地说:“使者大人辛苦了。先带他去歇歇,请个漂亮三晋美女给他洗洗脚,做做足部按摩,然后休息休息。”
他自己马上把他那几个死党叫来,商量咱们该怎么办?反正现在主动权在咱的手里。
吕省和郤芮思维系统配置虽然很高,智商高度发达,可人品配置却非常低下,脑子里那个害人的思想就像永远除不清的木马一样,思想一启动,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救人,而是去害人,然后自己从中得到好处,成为永远的既得利益者。这时,听说秦国遭遇百年不遇的大灾,广大秦国人民已经没有食物吃了,而且由于去年把备战备荒的战略储备粮全部送给晋国,所以,现在秦国子弟们的口粮也成了问题。这是什么后果?这是秦国就要彻底完蛋的后果,这更是对咱们最有利的后果。我们一致认为,现在趁他们疲软的阶段,约梁国一起,把部队开过去,就算不能把它灭了,但弄上几座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城市还是可以做到的。
有几个人说,这样做太无耻了……
吕省他们眼睛一睁,大叫:“敢再说‘太无耻’的给我站出来。”
谁敢站出来?大家都知道,这时你敢站出来,他就敢砍你的头。
晋惠公再问:“还有什么意见?”
谁再有意见,谁就是全世界头号傻瓜!
于是,晋惠公请人把已经洗好脚的泠至同志请来,说:“不好意思啊。我国今年也受了灾害,现在大家都在勒紧裤带过日子。我们现在没有粮食支援你们,只有精神上支持了。我们相信秦国广大人民一定会在嬴任好同志的带领下,以顽强的意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我们坚信,秦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你赶快回去吧,以便投入秦国轰轰烈烈的抗旱救灾运动中。”
泠至一听,心里一急,说:“老大。你这话到媒体上说说忽悠一下小屁民,那是很有效的。一颗粮食都没有,靠意志真的能渡过难关吗?去年,你们受灾的时候,我们老大说过这样的话吗?”
吕省和郤芮马上出来大叫:“你以为你们是好人了?你们老早就跟丕郑密谋,长期培养反晋势力,你们以为我们不知道?现在你说什么都无效。回去告诉你们的老大,粮食这个东东,晋国大大的有,你们想要,派部队过来,不要只叫你一个人来。”
秦穆公听到这个报告,气得当场就要爆炸,粗口大骂一通之后,满脸愤怒地请那几个智囊来开会。
那几个智囊绝对不是好战分子,可这时听说晋国不但不送来粮食,反而要跟梁国做合作伙伴,派武装力量过来,也是个个气得大骂起来。
骂过之后,就只有一个字:打!
本来,晋国也正在派兵过去。夷吾认为,这仗他即使不能大胜,但小胜是肯定没有问题的。秦国人都饿得两腿发软,离全面崩溃也没有几步了,因此晋国动作就有点儿不那么迫不及待。
秦穆公可就不同了。现在秦国全国上下都在缺吃的,如果再慢半拍,连军队的后勤部所有职工都要成失业人员,这仗就根本不用打了,因此他一决定开战之后,马上就全面动员,紧急出兵,速度快得要命,没几天大军就到达秦晋边界,向晋军发起猛烈进攻。
晋国边防军也和他们的老大一样,以为秦兵现在正饿得要命,哪有力气来当侵略军?于是被打了个大败。
在这个阶段中,秦军连胜三场。
秦穆公一看,这仗原来也不怎么难打。干脆把战争全面深入地开展下去,打出粮食来。这叫以战养战,既打下了粮食,又锻炼了士兵,这意义是说有多大就有多大。
晋惠公很快就接到这个消息,老子还没有行动,你倒先动手了。你现在送上门来,也算是配合我来了,免得我们还要跑很多路去歼灭你呢。
晋惠公马上带着部队去迎战。
双方在晋国的韩原相遇。
双方的最高统帅都是本国的第一把手。
那时打仗比现在简单多了,而且这次参战士兵的数量也不很巨大。据说晋国的部队是六百辆车。两边的战术战法一点没有差别,就是大声命令自己的部下以对方的最高统帅为目标,拼命冲过去,像下象棋一样,谁先把对方的老帅拿下,谁就胜利。
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并不怎么震撼人心,但却很有戏剧性。
本来,双方的军力都在同一个档次上,要真正按水平打起来,还是可以把战争的时间拉长一点的。大家都知道,现在秦军的口粮已经成为大问题,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速战速决,而不是跟你磨下去,先打一段时间的嘴皮仗,锻炼骂人的本事,等骂得爽歪歪了再开打。但晋惠公绝对是个菜鸟,并没有看破这个情况,或者带着自己的子弟兵,跟秦军来个游而不击,或者关起城门来大吃大喝,就是不跟秦军有任何肢体接触,秦军不用打就会败下去。也曾有几个有关专家劝他先不要跟秦军硬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