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第2/3页)

宗泽要的就是姚三保的这个态度,但并不是要姚三保马上就去同曾邦才摊牌。命甘云把简师元带下去后,宗泽指示姚三保,眼下做到心里有数便可,但在动手时机未到时,千万不可形之于色。曾邦才蓄谋已久,自会有高度防备。他在山寨里的势力,不可等闲视之。若要解决掉他,须有充分准备。解决掉曾邦才的时间,可定于八月十三日之前。这样算来,还可有五天的准备时间。所以今日回山之后,姚三保在表面上应绝无异常,却要在暗中抓紧联络可靠将领,制订除奸方案。到时候不动则已,动则不仅要一举拿下曾邦才及其亲信,还要全面掌控山寨局面,避免引起部队火并。

姚三保听得出宗泽确实是在设身处地为他着想,遂满怀感激地慨然表示,莫看他姚某乃一介武夫,却也懂得士为知己者死。宗留守对他恩同再造,老佛崖上的那点事,就包在他姚某人身上了。

于是解决老佛崖匪患之计,就这样敲定下来。

关于平定老佛崖匪患的方略,宗泽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到。姚三保亦忖,凭着自己在虎翼军中的根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失手于对手。却不料,虽有这番预先的设计,这一回合还是让曾邦才抢了先机。因为,这一回曾邦才动作极快,根本就没容得姚三保返回山寨。

原来,曾邦才自打得知王子善有密函传送姚三保,而姚三保又一反常态地开始关注军务,便下定了尽快除掉姚三保的狠心。平心而论,曾邦才认为姚三保义气深重、古道热肠,一向对他曾邦才很够意思,是并不忍心对其痛下杀手的。但草庐翁有一句话,他记得很牢:大丈夫行于世间,小事须讲良心,大事要讲需要。况且,目前的势态很清楚,倘若自己心慈手软,钢刀就要架到自己的脖子上。事至此间,他只能是无毒不丈夫了。

但是,老佛崖毕竟是姚三保开创的地盘,在山寨里面动手,有许多不便之处。因此他的打算,是乘哪天姚三保外出散心时下手。今日上午,他得知姚三保一大早便带着五名卫兵去了殷家岗,感到机不可失,便当机立断,命蒋宗尧迅速组织了一支强干的弓弩队,由蒋宗尧亲自带队,埋伏在了姚三保回山的必经途中。姚三保出山,但凡路程不远,一般不会在外过夜。他的这个习惯,早已被曾邦才摸透。

曾邦才临时安排的这次绝杀,是连宗泽也始料未及的。

因城里还有许多事务需要料理,宗泽与姚三保谈完后,即带随员先行离去。姚三保则是在老叔家吃过了晚饭才动身的。

姚三保这一行人马走到山口时,已是月到中天。蒋宗尧情知在钟离秀逃脱之事上自己的责任非浅,这一回必须将功折罪,因此不敢有丝毫大意。来到埋伏地点,他精心选好了伏击位置后,就派人轮流值哨,一刻也未间断地盯死了眼下这条狭窄的山道。当姚三保的卫兵以惯用的护卫队形簇拥着姚三保,远远地出现在视野中时,他即命弓弩手们迅捷地进入了各自的预定位置。

蒋宗尧带来的那十几名弓弩手,个个是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其所用之弓俱是五石以上的上等麻背弓。普通军用弓的拉力标准是一石五斗,超过两石者,便可谓是硬弓了。五石长弓之射程、箭速以及箭道的稳定性远胜于一般的硬弓,在今夜这种基本无风的气候条件下,它的有效射程,可达一里开外。

姚三保的惯用护卫队形是前卫、左右卫各一人,后卫两人。蒋宗尧事先便据此给弓弩手们做了分工,指定由每两名弓弩手负责解决一个卫兵,余者则集中解决姚三保。他严令弓弩手们必须听他的号令同时发箭。他确信,在这种具有极高命中率的袭击下,将没有一个目标能够逃过至少是致命的一箭。

蒋宗尧所采取的这种猎杀术十分正确。随着他“放箭”的号令发出,顷刻之间,但见山道上所有的目标几乎是齐刷刷同时落马。担任姚三保右卫的那个护兵,甚至由于坐骑受惊跃起,身体失去平衡,竟从马背上直接跌下了山道外侧的沟谷。

当中箭落马的前一刻,姚三保正沉浸在回山后如何制伏曾邦才的思索中。而簇拥在他身边的护卫们,因见老巢就在眼前,也都无甚警觉。直到忽闻空中突然出现异常声响,才蓦然醒悟是遭了暗算。但这时任凭他们的反应再快,也难以躲过那一支支疾如闪电的夺命飞羽了。

眼见得全部目标悉数落马,蒋宗尧带着弓弩手们收弓出刀,冲下山坡。经过验查,确认姚三保等均已当场殒命。蒋宗尧让众人将他们的尸体统统抛下山沟,然后便收拢起姚三保等人的坐骑,快速撤离了现场。

回山后,蒋宗尧连夜向曾邦才做了禀报。曾邦才再三问清姚三保一行六人确实是俱被剪除,无一漏网,心下方定。然而,这里面却是存在着一个漏洞,只是由于蒋宗尧不够细心,未曾注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