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换相(第2/2页)

范仲淹考虑了很多……

第一,朝中现在除了‘治’,更需要‘稳’。这一点与赵祯不谋而合,这也是他为什么放走了陈执中,却留下宋庠的原因。而范仲淹此时复相,难免会有人恐慌,对治河平患十分不利;

第二,文彦博的能力是有的,只要找个与之互补,又稳重之臣就行了;

第三,范仲淹现在觉得,把好观澜书院这一关,比回朝做首相更重要。

而且,范仲淹在信中也举荐了一个人——

富弼!

富弼虽然也只有四十五岁,算是个“小相公”。但与文彦博不同的是,富弼生性稳重,与文彦博正好互补。且为人中正平和,是真正的歉歉君子,正好适合维持朝中稳定。

……

赵祯看过信后,知道范希文不可能再回到朝堂之上了,心中惆怅之余,只得再下一旨,召富弼回京。

近来的种种行事,已经把一众朝臣都搞迷糊了,没有一件事是看得懂的。

范仲淹竟然拒绝复相,而赵祯召回来的人,更是个只比文宽夫年长两岁的‘小青年’富彦国。

靠!这是要闹哪样啊?

东府首相、副相,一个四十有五,一个四十有三……

大宋哪出现过这么年轻的领导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