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秦国发展篇生逢乱世,身不由己(3)(第6/6页)

有了机会还要善于利用,廉颇清楚战争是一把双刃剑,稍一失误就满盘皆输。在仔细分析了双方形势后,他认为赵国形势并不乐观,敌军数量是赵军的几倍,且相互策应,如正面攻击把握不大。廉颇决定用少量的兵力,攻其一军,引诱另一军相援。趁燕国军队调度的时候,再集中主力军队各个击破,达到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在廉颇正确而又先进的作战思想指导下,作为曾经的燕国名将乐毅没有顾忌自己的私人感情,率领5万人马,在代郡缠住了卿秦的军队,哥们被围,栗腹当然要去救援,谁知刚刚下达救援令,就遭受到了赵国老将廉颇的猛烈攻击。15万赵军打了燕军一个措手不及,燕军很快溃不成军,栗腹也被阵前斩首。

在代郡苦苦等候援军的燕国大将卿秦终于等来了军队,不过很遗憾等来的是廉颇的队伍,廉颇和卿秦打起了心理战,把栗腹的人头挂在自己的马脖子上,给卿秦的军队增加心理威慑。忠厚的卿秦开始遭受到乐毅的佯攻,由于不辨虚实,一直在紧张中苦等援助,结果等来了和乐毅前后夹击的廉颇,命苦呀!

燕国大将在代郡受到廉颇和乐毅的前后夹击,苦不堪言,心理战专家廉颇马头上挂着燕将栗腹的脑袋,毫不客气地对准燕军猛攻,燕军看到主帅被杀,军心动摇,战斗力急剧下降,很快便被赵军击溃逃跑,廉颇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率领赵军一口气打到了燕国的老窝蓟城。

燕王喜耐不住寂寞,不安分守己,本来想趁赵国虚弱去赵国疯抢一把,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和强烈的物质欲望,结果不义之财没有得到,却等来了廉颇对燕国首都的包围。燕王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城池又折兵,无可奈何之下,和赵国签了城下之盟,向赵国割让了5座城池,才把廉颇老将打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