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十三年(第3/6页)

只见江晟面上一愣,拱手说道,“回岳丈话,荀师身子倒是无恙,只是自当初辞官以来,性情……”

“是么?”曹操淡淡应了句,将抽出的宝剑再复入鞘,朗笑说道,“待他日,孤以此剑取孙权小儿首级!”话语一顿,曹操回头一望江晟面容,继而玩笑说道,“子旭,有话便说,在孤面前,你父可不似你这般拘谨!”

“呵,”自嘲一笑,江晟终究耐不住问道,“岳丈,恕小婿斗胆,敢问,当初风传岳丈有……咳,那个……”

“问鼎九五之心?”曹操揶揄一句。

“额……是,”讪讪一笑,江晟低声说道,“为何最终,岳丈却是放弃了呢?”

只见曹操放下那柄宝剑,摇头说道,“当初孤曾言,‘孤为周文王’,不过论其究竟嘛,要说你父亲对我说了一句话……”

“一句话?”江晟愣了愣,古怪说道,“一句话便打消了岳丈……那个……”

“是啊!”负背双手立在屋内,曹操放眼望着屋门,回忆过往喃喃说道,“你父对我言,人呐,总是对得不到的,抱以浓厚兴致,其实呀,这帝王之位亦是如此,照你父所言,不过是一个位子、一个称呼,位于孤来,其实并无多大改变,对孤心怀敬意的,就算孤不坐那位子,同样对孤心怀敬意;反之,对孤心怀恶意的,岂会为此改变看法?这做与不做,如孤等辈,亦无几分差别,反正帝位空悬已久……”

张张嘴,江晟苦笑说道,“父亲这番言论,倒是别致,不过小婿明白,如此便说得岳丈动心了?”

“自然不是!”好似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曹操笑吟吟说道,“乃是你父耍了一个把戏,将我给套住了……”

“咦?”

“那日啊,孤找你父饮酒,三旬之后,待孤说起过往窘迫之事,你父笑道,‘若天下无孟德,当不知如何’,孤自是疑惑,遂口,你父乃言,‘若天下无孟德,当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虽天下人诟病,然孟德确实功在社稷’,知道你父说这话之时是什么时候不?”

“……”江晟愕然地摇摇头。

“嘿!”只见曹操嘿嘿一笑,怪异说道,“刚巧是发生在孤作出决定,叫仲德是准备此事之后!”

江晟一脸古怪。

“那日夜间,我深深一想,确实如此……孤那时已是一人之下……不,是区区一虚名之下,万人之上,何必为了一个破位,惹来天下人诟病?说来好笑,我曹孟德这一奸贼尚未怎得,他刘备自诩皇室后裔,却是先行称帝……嘿嘿,虽天下人传言是刘辨力主此事,不过究竟如何,谁能知道?你父有一言深得我心,‘我思孟德之志,非在尊位,乃在天下’,”

“尊位……天下……”江晟细细一想,顿时醒悟过来。

“子旭,知我曹孟德者,唯有你父!此言如惊雷,叫孤醒悟过来……是故,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孤也明白,若不是为文若、公达,你父是绝对不会过问此事的,你父,可也是个‘大逆不道’之人呢,哈哈哈!”

“岳丈……”江晟苦笑着。

二人正说着,忽然书房外走入一人,恭敬唤道,“父亲,乌桓遣使者前来,眼下正在府中客堂等候……”

“知道了!”曹操淡淡应了声,随即好似想起什么,沉声说道,“子桓,为父听说你最近足不出户,在府内研习诗文经典,很是欣慰,正巧你兄祭日将至,你且与子建、仓舒各写一篇祷文,叫为父看看!”

“这……孩儿知道了!”那人,也就是曹操次子、曹丕,低声应道。

“唔,”点点头,曹操转头冲着江晟笑道,“好了,孤先且去会会那乌桓使者!”

江晟拱拱手,恭敬说道,“恭送岳丈!”

“呵呵,不必了!”曹操笑了笑,大步走出书房,只留下江晟与曹丕二人。

见曹操离开,曹丕当即去了面上拘谨,望着屋外摇头说道,“子旭,我觉得我是没什么希望了……”

“呵呵,”江晟微笑着走上前去,低声说道,“事在人为!”

“说得轻巧,”曹丕翻翻白眼,不满说道,“你且试试整日呆在屋内?”

“这倒也是,”江晟皱皱眉,忽而说道,“要不,我与荀师说句,你且一同去?”

顿时,曹丕一改面色,连连摆手说道,“别别!我自家府内,我尚可偷懒,若是在……”说着,他好似自觉语失,讪讪一笑。

无奈地摇摇头,江晟皱眉沉声说道,“子桓,岳丈叫你兄弟三人各写一篇祷文,我思其中恐有蹊跷,你且细细琢磨,好生用词……”

“这……”只见曹丕面色一垮,苦笑说道,“你说得还真轻巧,就算我静下心来,又如何比得过子建、仓舒?子建学识远在我之上,更别说仓舒,他身旁还有你表弟周不疑,他的才智,与仓舒不相上下……不如,子旭,不如你帮我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