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鏖战洛阳(第8/10页)

“三足鼎立……”窦建德嘴里喃喃地说着。

刘彬的话,让窦建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不可否认,王世充是自己的敌人,但是李唐同样是自己的敌人,这两家无论谁做大做强,都是窦建德所不愿意看到的,相比之下,窦建德更不希望李唐的势力上涨,从目前的情况看,李唐平薛举、灭李轨、打败刘武周,又即将攻取洛阳,可以说已经露出了统一天下的苗头。

用一句话来讲那就是:王世充打败李唐,窦建德还有生存之地,若李唐灭了王世充,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正所谓:唇亡齿寒。窦建德决定,发兵救郑。

都说敌人的朋友是敌人,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事实证明,有的时候情况并非如此。敌人的敌人一样是敌人!

王世充这次算你走运,但是去救你,并不因为我是什么善男信女,我是为了我自己。

但是在窦建德的心中,依然有一个顾虑,那就是孟海公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彻底解决,窦建德当然不希望自己陷入两线作战。

“替我传话给王世充,告诉他我会找准时机去救他的,让他坚守住洛阳!”

“还有,礼部侍郎李大师你去李世民那里走一趟,游说他停止进攻洛阳,撤兵回长安,两家罢兵言好!”

窦建德当然明白李世民是绝不会撤兵的,事实上他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窦建德实在没有想到,李大师这一去竟会被李世民扣留。看来李大师应该改名叫李大冤。

对于窦建德“罢兵”的建议,李世民并没有理睬。在他看来,窦建德纯粹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管好你自己吧。王世充之后,下一个就是你!

李世民扣留李大师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他将自己的意图告诉窦建德。事实上,李世民这么做也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也许窦建德现在正等着李大师的回信,李世民要趁着这个时间尽快拿下洛阳。

窦建德你慢慢地等吧,等你知道一切时,就是洛阳陷落的时候。

李世民的算盘拨的是叮当响,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王世充的抵抗能力。

还是失望

时间进入了武德四年(621)。

王世充的日子越发不好过,此刻他十分希望窦建德那魁梧高大的身躯立刻出现在他的面前。不过,这个愿望在短时间内,实现的希望似乎不大。

李世民在洛阳外围不断地增兵,洛阳想要飞出去一只苍蝇都很困难,而且粮食越来越少。回洛仓和洛口仓两大粮仓,如今已被唐军严密地控制,指望着两个地方为洛阳送粮食,那纯粹是痴人说梦。现在可以给洛阳供应粮食的只有一个地方———虎牢关。

平常挨饿也就算了,过年了总得吃顿饱饭吧!所以王世充决定,让太子王玄应领兵前往虎牢关押送粮食回洛阳,毕竟现在虎牢关还在自己的手里,相信这么做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但是正应了那句话:人不走运时,喝口凉水都塞牙。

就在王玄应出发前往虎牢关的同时,李世民得到了这个消息。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就怕你做缩头乌龟,没想到你居然主动出来了。李世民当然不肯放过这个钓金龟的好机会,于是他决定在王玄应回洛阳的半路上,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李世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部将李君羡。

李君羡本来是王世充的手下,因为看不惯王世充的为人,所以投奔了李世民,这场伏击战是李君羡投降唐朝后,独自领兵的第一战。结果证明,李君羡确实不负众望,在半路上截断了王玄应的归路,将其打得落花流水,王玄应最后成了光杆司令跑回了洛阳。

唐初有很多能征善战的猛将,李君羡算是其中的一个,后来唐王朝统一后,北方边塞少数民族突厥屡犯边境,李君羡受命出征,每战均旗开得胜,也算是名将之一。当然,李君羡最后结局相当的悲惨,这一点我们在后边还会说到。

王玄应的失败不仅仅是将大批粮食拱手送给了唐军,最重要的是自此之后,洛阳与虎牢关彻底失去联系,这也为后来李世民能够顺利进军虎牢关间接地铺平了道路。

这一次,王世充彻底无语了。

李君羡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李世民那里。趁着王世充士气低落的时候,李世民决定对洛阳发动总攻。断粮的洛阳将很快就会攻陷,李世民信心百倍。

二月十三日,李世民指挥唐军主力部队从北邙山南下,其意图是攻占青城宫,缩小对洛阳城的包围圈。

在李世民看来,此时的王世充是不堪一击的,洛阳城就像一所破房子一样,禁不住暴风雨的侵袭,而李世民就要给它以狂风暴雨般的袭击。显然他低估了对方的实力。

正所谓:困兽犹斗。何况王世充的手中还有数万兵力。很快,王世充迅速作出了反应,他决定趁李世民立足未稳,来个突然袭击。与其被动挨打,不如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