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最后一战(第9/9页)

季中权伏在四脚方桌上记录。他没有理会到这封电报的份量。来电去电,当时电报很多。可听到“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时,他心头一震,笔尖停顿了一下,随即又全神贯注起来。

记录完毕,林彪看了一下,季中权就送交电台了。

回来时,林彪下炕了,正在地步踱步。

林彪抬起头:小季,你看这个电报怎么样?

季中权道:“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这句,是不是重了点?

林彪站住了:对,快去拿回来!

电报已经发走了。

此电未查阅到。

还有一些电报也没看到。

季中权老人说:这封电报,准确时间记不得了,在约在秀水河子战斗前后。地点是彰武、法库一带,在一个老乡家里。电文还要长些,主要内容就是这些。这是我给林彪当秘书的20多个月中,印象最深的一封电报。

毛主席没有回电。四平失守后,在那封决定林彪当东北局书记的电报中,毛主席好像提了一下,记不准了。这期间林彪也再没提,但看得出来,他有压力。

当年我从上海投奔革命到延安鲁艺后,组织上就教育我们要完全相信毛主席。毛主席的威望在心中是扎了根的,林彪却“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毛主席还会错吗?可林彪也是毛主席信得过的人哪?

平型关打日本,赫赫有名,说他是“常胜将军”。那时我才21岁,也弄不明白究竟是谁对谁错。

老人说,“二月逆流”他被关进监狱,“九·一三”后又被勒令揭发“林彪在东北的反党罪行”。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逼来逼去,他就把这封电报讲了。嘴上讲着,心里念叨:这能算吗?

不知这封电报上写着几个“A”。就拍电报那一刻讲,两个就足够了。但从宏观上看,这无疑是一封4A电报,一封战略上的4A电报。

在战争与和平这一点上,林彪的洞察力,要比毛泽东高明、深刻。

黄克诚是看准了就说。林彪也不把话埋在肚里。在会里请彭德怀站出来,要“朱毛”下台的那封信,是颇能代表他的性格的。

但他早已不是那个“娃娃”了,话还是要说的,但通常都要放到脑子里那个车轱辘上,翻来覆去转得差不多了,再出口。

电报发走了又想追回来,林彪在黑土地上也不仅这一次。

做为一个流血的政治的政治家,林彪也是个不流血的政治的政治家,而且是个颇精明、机敏的政治家。不然,1942年国共关系恶化,毛泽东就不会让他出现在重庆的谈判桌前。不然,在黑土地处于最严峻的历史时刻,他就不会出任东北局书记。当然,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也就可能是另一种情形了。

世界是个大千世界。

人也是个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的人,把大千世界的世界,也把大千世界的自己,愈发搅和得千般色状,万端变幻,叫人愈加难以捉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