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平存在于天国(第8/10页)

江忠源一出手就让人刮目相看,清军上下都对他相当尊重,职位比他高的将领在行动之前都会先请教他。此后,江忠源一发不可收拾,在战争中屡屡挫败韦昌辉、石达开这些人,江忠源收到咸丰的表扬如同雪片一样。

写鸦片战争之时,我们就提到台湾岛姚莹这个人,鸦片战争时,清军全面溃败,只有台湾取得了局部胜利,由此可见姚莹这个人不一般啊!像这样的人才自然要用到刀刃上,这次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也有姚莹的一份。赛尚阿虽然不懂打仗,但还是会用人的,他的任务不在于指挥,而在于协调各路将领。

在赛尚阿的统一调度下,太平军扛不住了。清军步步为营,稳打稳扎,想一步步摧毁太平军。洪秀全危机感重了,打算突围回到金田。回去的路上,洪秀全扫荡了曾经抓捕冯云山的团练头目王作新等人,王作新的亲属有四五人战死,王作新自己则脱身逃走。

太平军转移到紫荆山一带时,与清军又展开了一场血战。赛尚阿拿着尚方宝刀,清军将士们不敢不死战。在统一领导和尚方宝刀面前,向荣的能量得到了释放,他就像一个能量惊人的野兽,在战场上不知疲倦地厮杀着,让洪秀全和杨秀清寝食难安。同时,姚莹和江忠源还不断发起心理战,宣称洪秀全已经被击毙,清军已经在太平天国的防区内埋下了大量的地雷和炸药。

这些心理战术对瓦解敌人的斗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平天国中很多人开始想着叛离。到了这时候,又是杨秀清和萧朝贵付出之时了,他们冒着脑震荡和骨折的危险再次玩起了鲤鱼打挺的游戏。可惜,危机时刻,这些旧日的把戏已经不太管用了。

怎么办?杨秀清觉得还是用实力说话吧,打几场胜仗鼓舞一下士气。杨秀清亲自率领部队击溃了乌兰泰的火枪兵,他想多捞几个胜利,稳固军心,可惜还是难敌饿狼一样的向荣,最终被打回来了。萧朝贵和韦昌辉也先后被向荣击败,韦昌辉的两个弟弟战死。向荣将战线推入太平天国的防区,占领了太平军的一些重要阵地。连在战场上一向沉稳老辣的杨秀清也屡屡吃败仗,更让人绝望的是,这时候各省仍在源源不断地往广西运送清兵。

杨秀清一向是个沉得住气的人,这时候也有些发狂了,满腔怒气无处撒。他决定选择达洪阿下手,达洪阿这个人喜欢炫耀,平时没事习惯把皇帝赏赐的黄马褂穿在身上,在战场上也不例外。杨秀清便挑选了一批精干的兵将,袭击达洪阿所在的部队,恰好乌兰泰赶过来支援,都被杨秀清歼灭,仅达洪阿和乌兰泰两人幸免。

尽管如此,也无法扭转太平军的劣势。恰好这时,旗人巴清德嫉妒向荣的功劳,拼命跟向荣作对,给咸丰上书“五不可”,让皇帝好好管教向荣,别让他气焰过于嚣张。结果,在战场上如狼似虎的向荣气得一病不起,赛尚阿充当和事老,过来劝向荣,向荣这才勉强起床。

清军势头很猛,大有一战扑灭起义的架势。

八月二十日,太平军撤到平南县思旺墟,这里是杨秀清处女战的地方。这一次可能不会像第一次那么走运了,清军也尾随而至,和太平军相距不到五里。双方都没有进攻,不久就天降大雨,火器都不能用了。这时候如果打仗的话就完全是拼刺刀了,杨秀清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命令萧朝贵和韦昌辉抓住机会,即时出击。

向荣之前特别拉风,没想到这场雨中之战全军覆没,他本人狼狈不堪地逃走。逃到半路上,江忠源过来接应他。向荣抱着江忠源大哭:“我打了几十年的仗,从来没有受过今天这种耻辱。”

正是这一战,给了太平军喘息的机会,他们收缴了清军的辎重粮草和武器,冲出了清军的包围,向广西繁华地带发展。不仅鼓舞了原本低落的士气,而且士兵很快就发展到八万人。

咸丰派遣钦差大臣赛尚阿,原本是为了扑灭叛乱,没想到叛乱之火越烧越旺。我们只能说,这个钦差大臣不管用。

永安很重要

太平军本来发展有瓶颈,现在清军拱手送给他们一大批先进武器,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克服瓶颈的机会。

武器装备提升了,就有了攻打大城市的本钱。洪杨两人决定兵分两路攻打永安,这对太平军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他们绝不敢掉以轻心。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结果太顺利了。其实,也不奇怪,向荣自从上次大败,迁怒于乌兰泰,认为是他故意不来救援自己。清军内部的分裂越来越严重了,向荣再也不肯出力,所以这么多人看着太平军云集永安,居然都没有反应。

永安的守城官兵不到千人,太平军玩了一个小把戏就把永安城拿下了。他们准备了许多炮仗,点着后扔进城,看到烟雾滚滚,官兵们都非常惊慌,太平军将领罗大刚正好借着机会登城,一举拿下永安城。知州吴江和副将阿尔精阿纷纷投水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