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庆明: 早期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10/10页)
总结一下,从“八字方针”到“文革”,这一阶段力学所爆炸力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提出爆炸成形的理论和指导生产的模型律,为此得到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一等奖;
(2)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给出预报地下核爆炸当量的计算方案,因为这项成果以及后来用此模型解决了穿甲、破甲机理而得到国家科委颁发的自然科学二等奖;
(3)运用量纲分析,提出平面定向抛掷爆破的多排延期群药包的爆破方案。
本文初发于《中国科技史杂志》2013年第1期,第78—93页。
林鸿荪(1925—1968),化学流体力学专家。1947年,从美国特拉华(Delaware)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9年,从美国布朗大学获数学硕士学位。1950年夏,正当他紧张撰写博士论文时,朝鲜战争爆发,他毅然放弃不久即可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日夜兼程回国。他先协助钱伟长建立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后协助钱学森和钱伟长建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58年起任力学所二部业务负责人,肩负众多重任。他于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隔离审查”,并受到人身侮辱和精神上的严重折磨,终于在1968年12月15日含冤投水自尽。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力学卷2》,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206页。
欧阳绛,1925年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中央机要局任业余文化教员。1957年在力学所被打成右派,不久被改派到山西大学图书馆工作。从1980年起,在山西大学讲授世界数学史等课程,后任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教授。著有《数学的艺术》、《解决问题的技巧》、《思维是一种能量》等,译有《数学史》、《数学史概论》等。
力学所最“大”的右派当为副所长钱伟长,不过他是被清华大学定下的右派分子。建所有功的朱兆祥也因钱案在不久后被打成“反党分子”。
中国科学院整风领导小组办公室曾于1958年6月编印过两本《中国科学院右派分子言论材料汇集》,内有两页关于欧阳绛的材料。他的“反动言论”包括:“党的干部政策太考虑资格和汗马功劳了”;“衮衮诸公,不乏尸位素餐之士”;“我们国家里除了有公文旅行,还有官僚旅行,就是说有的干部在某单位官僚主义严重,于是把他调到另一个单位,还是做领导,而官僚主义依然如故。这样的旅行必须制止”;对老干部“酬谢利禄”即可,不必让他做领导工作,也不一定要党员做具体领导,只要有党的政策就可以去影响大家来实现领导,主张开辟干部分配的自由市场;主张“专政应当缩小,民主应当扩大”;对右派分子鲍诚光、刘治平的反动纲领“争取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大部同意”……他因此而被判犯有“攻击党的干部政策,丑化领导干部”、“攻击党的人事政策”、“支持右派分子积极为之辩护”、“否定肃反成绩”、“企图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等“罪行”。
力学所二部对外称为北京矿冶学校。
钱寿易(1917—1991),土力学家、工程师。193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194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系获得博士学位,1958年应钱学森之邀归国,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79-1984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熊卫民:《1958年,中国科学家的选择与遭遇》,《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2期,第136—147页。
郭永怀:《研究工作与工程技术工作如何衔接》,见郑哲敏主编《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气象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沈鸿(1906—1998),学徒出身的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我国第一台12000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1961—1979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