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抗争(第7/7页)

钱肃乐、朱大典、方国安等人赞成联合(算是“右派”),认为“大敌在前,未可先雠同姓”,主张鲁王放弃监国,承认福州政权领导。他们认为,接受福州的条件,可以解除浙江南部的后顾之忧,壮大抗清力量。同时,在光复故土方面,更靠近南京的浙江无疑占据着地理优势。钱肃乐满怀信心地说:“若我师渡浙江,向金陵,大号非闽人所能夺也。”

与此相反,张国维、王之仁、张国俊等人坚决反对这种“屈辱”的联合(算是“左派”)。他们认为福州政权来路不正(无坐登大宝之理),主张浙江、福建“单干”,仿照当年项羽与刘邦“成功之后,入关者王”的典故,以抗清的成败论英雄(有功者王,定论不磨)。在反对联合的队伍中,甚至有人放出狂言,主张向福建动武,论个高下。(凭江数十万众,何难回戈相向!)

初看起来,这两派似乎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水火不容,其实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将来由浙江政权承继大统,只是实现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

“右派”愿意借坡下驴,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借助福建的力量向清军反击。浙江占据着地理优势,在今后的格局中占有先机,暂时的让步是值得的。

“左派”排斥一切外来势力,认为凭浙江一己之力完全能够搞定,没必要欠福建的人情,省得以后还得为“分赃”打官司。

仔细琢磨一下,我们会发现分歧背后的玄机:“右派”是想“牺牲”朱以海来幸福千万人(大家职务、级别、待遇都没变,还能向福州政权邀功);“左派”都是“定策元勋”,“牺牲”朱以海就等于丧失自己的特权(福州政权的“定策元勋”自有其人,一旦联合,这个“荣誉”是没办法维持现状的)——这才是双方分歧的根源!

更添乱的是,两大正规军一个“支左”、一个“支右”,两派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这一架可有得吵了!

热火朝天地吵了几日,鲁监国朱以海撂挑子不干了!

朱以海相当气愤,因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有人要拿自己做“牺牲品”。请我来的是你们,赶我走的还是你们,把我当猴耍?

上山容易下山难,自己的屁股还没把监国的位置坐热,就要被灰溜溜地赶下台,屁股倒是有地方放(继续做鲁王),脸往哪儿搁?

与其被赶走,不如自己走!九月十三日,朱以海主动放弃监国,返回台州。

朱以海发扬“高风亮节”主动去职,“右派”抓住机会,于十月初一宣读了刘中藻送来的“诏书”,承认福州政权领导。

好景不长,“左派”在张国维的带领下坚决反扑,执意将朱以海迎回绍兴,继续监国。这也标志着浙江、福建政权转入事实上的对立态势,只差直接的武装冲突了。当然,不是浙江完全不想打,很大程度上是没力气打。

“左派”中曾经有人叫嚣对福建“回戈相向”,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事实上,急于求成的浙江政权已经自顾不暇,根本没体力南下打内战。

继八月进攻杭州失败后,不淡定的浙江政权于同年十二月再次采取军事行动,方国安、王之仁统兵两万攻打杭州。清浙闽总督张存仁兵分三路迎击,方、王大军损失惨重,浙江政权彻底转入守势。

在这种情况下,福州政权不向浙江动手,已经算是对方“深明大义”,自己烧高香了。

浙江的抗争暂且告一段落,我们再将目光转向福建,看看让朱以海“撂挑子”的福州政权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