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丛林法则(第3/9页)

绝顶聪明的马皇后迅速答道:你这样做自然有自己的道理,我永远都会支持你的。

真的是因为避嫌?没人敢就这个问题跟刘庄扯皮到底。尽管如此,马严已经相当满足了。可能没有人读懂刘庄,但是他懂了。在他看来,刘庄不给马援画像,的确是避嫌。

只要我们对西汉的历史做一个基本梳理,就可以得到基本答案。自高祖刘邦立国以来,汉朝的政治从来就没有少过外戚这派力量的参与。西汉两百余年,可谓是成也外戚,败也外戚。对于刘氏宗室的人来说,外戚这两个字实在敏感得很哪。

吕雉时代,汉朝刘氏政权差点沦丧到吕氏外戚手里;在汉武大帝,如果没是外戚卫青、霍去病杀敌立功,征伐匈奴,稳定汉朝边郡的梦想永远都只是个梦想。如果没有外戚霍光,昭宣之治的伟大成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可见,外戚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刘氏子孙;用得不好,祸国殃民。毫无疑问,从文帝刘恒起,到宣帝刘病已时代,汉朝的皇帝都是舞剑高手。他们拿捏外戚在行,应用自如,所以基本上没出过什么大的差错。

可从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到汉哀帝刘欣,三人掌握外戚的剑术一个比一个烂。结果才让王莽胜出,把汉朝江山夺了,刘氏皇族的饭碗也被他砸了个精光。

说到此,有人可能看出来了,外戚是皇家心里头永远的痛。所以自刘秀起,他们对外戚采取的措施从来都是不排斥,不重用。刘秀很爱阴丽华,可是阴丽华娘家没有一个人出来当大官。不是他们不想当,只是刘秀把他们全罩住了,想动都动不了。

到了刘庄当家,他继续推行刘秀的政策,对外戚依然采取不排斥不提拔的政策。马皇后的三个哥哥马廖、马防、马光,都没有重用,只是安排个小岗位,让他们有口饭吃罢了。

所以说,不给马援画像,就是避嫌了。

刘庄避嫌,马严也在避嫌。他把马皇后培养成功了,可没有居功自傲,而是远离洛阳政治,跑到北地(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金积镇)隐居。马援在世时,马严经常召集一堆宾客议论时事政治。现在不了,他杜绝谈论政治,也跟宾客们断绝了往来。

马严莫名失踪后,马皇后很纳闷。后来一打听,原来是跑到别地躲起来了。她马上下诏,命令马严搬回洛阳。不久,马严回城,刘庄也很客气,召见了他。两人一聊,甚是投机。于是刘庄当即给马严安排了个工作,让他跟着班固一起编书。

然而,马家这帮外戚,日子都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要等到哪天才会有钱修装店面,重新开张?

别着急,做生意也是要讲机遇的。等机会到了,马家店想不开张发财都不行了。

果真如此吗?答案就让他来揭晓吧,他的名字就叫刘炟。他的回答是,这些都是真的。

当初刘庄为了扼制外戚,杀了梁松和窦穆。曾经牛气烘烘的梁家集团和窦家集团就此关门歇业。然而刘炟现在却想说,马家店歇业更久,现在该是他们重新开张的日子了。

刘炟决定提携马家帮。他之所以这么做,只为两个字——报恩。

刘炟是个孝子,知恩图报是他的优点。要知道,没有马皇后,就没有他刘炟的今天。他是贾氏所生,在刘庄的儿子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如果要排队当皇帝,这辈子就甭动那念头了。

然而,当刘庄把他送给马皇后哺养后,奇迹发生了。他这个贾氏的孩子就像一根木头,到了马皇后手里被打造成了伟大的艺术品。

刘炟是知道马皇后的辛苦的。多少年来,马皇后从侍女,到贵人,到皇后,再到现在的皇太后,都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作风。她无欲无求,连身上的衣服都不曾浪费过一块布。而刘炟要报答她的养育之恩,不能报到她身上,唯有从重用马家外戚开始。

刘炟报恩马家,第一件就是替外公马援正名。

刘庄崩前,他只给马家一个优惠政策,就是可以让马家给马援修祠堂。现在,刘炟觉得还不够,派中郎将给马援追策,谥号忠成侯。

接着,刘炟又将三个舅舅叫到跟前,说你们辛苦了。跟着我老爹多年,官位一直窝着不动,现在我分别给你们升官。拜虎贲中将郎马廖为卫尉,黄门郎马防为中郎将,马光为越骑校尉。

马家店总算正式开张了。马家店开张之际,人气暴旺。洛阳很大,但能够垄断洛阳城政界生意的外戚,只有马家。于是乎,洛阳城凡是有点政治嗅觉的,都提着礼物跑到马家串门。

马家生意兴隆,他们都很得意,可有人却很着急。

这个人,就是司空第五伦。我们知道,当初就是他上书刘炟,反对出兵救耿恭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