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血染的风采(第2/8页)

这时,刘秀好像明白了一件事。天下之大,一百余郡,隗嚣只占两郡,兵力远不及赤眉,可他还是敢跟刘秀叫板,凭的是什么?不仅是胆量,还有这茫茫陇山。陇山是隗嚣的天然屏障和有力保障,大军进来不容易,出去更不容易。

去还是留,刘秀还是没法作决定。正在刘秀犯难时,只见他眼睛一亮,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在刘秀诸将领中,要说熟悉陇山地势的,估计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钻过陇山,闪电拿下略阳的来歙表哥;另外一个,就是曾经跟随隗嚣多年的马援。来歙被困略阳,刘秀一下子想到的人,当然就是马援。

马援被火速召回,终于在一天夜里,赶来见到了刘秀。刘秀也不废话,直接说事。马援什么都没说,抓起一把大米,在刘秀面前摆起来。一会儿,以米堆成的山川河谷呈现在刘秀面前。

马援果然很熟悉陇山地势。接着,马援给刘秀分析进攻路线,从哪里打进,哪里杀出,哪里打埋伏,线索鲜明,一目了然。

最后,马援坚定有力地说道:“隗嚣将帅失和,只要我们进军,必定胜利。”

刘秀悬在胸口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他指着实物地图,微笑着说道:“隗嚣尽在我指掌之中,他逃不掉了。”

刘秀决定亲征。第二天凌晨,大军出发。很快的,就抵达了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在这里,刘秀会见了一个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曾记否,汉文帝时代,长安城流传着一个充满神奇而又美丽动人的故事。那时候,满长安的人都知道窦太后年幼失父,被征入宫,后来阴差阳错地被发配到代地,被时为代王的刘恒宠幸。爱开玩笑的历史,把最为弱势的代王刘恒推为皇帝,窦王后又阴差阳错地成了皇后。

窦皇后有个弟弟叫窦广国,从小失散,不知流失何地。殊不知,窦广国早年被当猪仔贩卖,总共被卖了几十回。有一天,他有如神助,逃难前往长安。窦广国在长安流浪的时候听说皇后姓窦,是清河郡人。同样来自清河郡的他心中不禁一动,所谓的窦皇后会不会是他早年失散的姐姐呢?

窦广国千方百计,终于见到了窦皇后。两人相见,窦皇后却不敢相认,只怕来了个攀亲的骗她。于是,窦皇后就叫窦广国出示证据。窦广国说当年曾和姐姐上树采桑,摔下了地。还有当初姐姐与他离别的时候,曾向别人讨了一碗洗米水,替他洗了个头……

那时,窦广国还没讲完,窦皇后眼泪已经狂飙。苦难的命运啊,你这只看不见的神秘之手,视众生如蝼蚁拨来弄去,本以为生死相离,故人又似乘云归来,泪眼相望。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也应明白了。接下来要出现的人,肯定跟窦氏家族有关。的确没错,刘秀要见的人,就是窦广国的后裔叫窦融。

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窦氏家族经历百年,仍然屹立长安不倒,实在是个奇迹。王莽执政时,曾封窦融为强弩将军司马。接着,窦融亲妹又嫁给王邑当小妾,于是乎,窦家从刘家亲戚,又变成了王家亲戚。

这就是窦家店不倒的秘诀之一。所以,尽管窦融跟他七世祖窦广国一样,早年失父,可苦尽甘来,日子过得甚爽。在长安城中与之来往宾客,都是朝中权贵,极为风光。

刘秀造反后,王莽派王邑率大军出征,窦融也随军出战。没想到,在昆阳城下被刘秀打得屁滚尿流,跑回了长安。再后来,刘玄进入长安城,取王莽而代之,窦融就投降,被荐为巨鹿太守。

窦融辗转多年,才发现了一个真正能够安身立命之地。这块地盘就是河西。窦融祖上在河西经营多年,很有根基。于是窦融辞了巨鹿太守,被拜为张掖属国都尉。喜出望外的窦融,把家搬出长安城,从此扎根河西,雷打不动。

隗嚣在陇西造反前,曾派说客去见窦融,叫他入股共同创业。窦融召集众臣开会讨论,大家争了半天,吵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跟隗嚣,一派认为隗嚣实力比起刘秀来,那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不如远投刘秀。

最终,主张投刘秀的一派压倒了主张靠隗嚣的一派。窦融经过仔细斟酌,决定投奔实力较强的刘秀。很快,他就派人向刘秀献马,以示忠诚。

但开始时刘秀对窦融心存防备。乱世当前,人心不古,不放心哪。然而日久见人心,双方经过一系列接触,刘秀确认窦融非隗嚣之流,遂封之为凉州州牧。

隗嚣起兵后,凉州州牧窦融曾给他去一封信,劝他别乱来,可隗嚣就是不理他。窦融只好联合五郡武装力量,向刘秀上书,约好日期攻打隗嚣。于是,双方就约好了日期地点。当刘秀率军进驻高平城时,窦融也率五郡数万骑兵赶到,两人成功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