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崛起(第10/10页)
一个月后,刘玄还在躲着,对刘秀的诏书理都不理。这时,赤眉领导人樊崇,以刘盆子天子名义也发布一个诏书:“二十天内,限刘玄投降,封长沙王。超过期限,不再接受。”
此诏一出,刘玄竟然心动了。好好的刘秀他不跟,竟然要跟赤眉。人与群分,物以类聚,这话还真没说错。
刘玄和赤眉都是抢劫出身,凑到一起,也算是臭味相投。刘玄派人去跟赤眉谈判。不久,赤眉领导人樊崇就派人来迎接刘玄。刘玄见到樊崇后,即把皇帝玉玺呈献。然而,樊崇拿到玉玺后,仰天长笑,转身离去了。
完了,中计了。被甩在空荡荡的庭院中的刘玄心中充满恐惧。凭着职业嗅觉,他已经嗅到死亡正向他迎面扑来。
前面说过了,赤眉攻打刘玄,不过是黑吃黑。此次樊崇以长沙王为代价,诱刘玄投降,就是为了传说中的皇帝玉玺。只要那个玩意一到手,刘玄还有活着的价值吗?
樊崇离开后,赤眉将领们即刻将刘玄拉起,推出去准备斩首。这时,有人却追上樊崇,大声吼道:如果你今天杀了他,我也死在你的面前。
赤眉樊崇大吃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天子刘盆子的哥哥刘恭。刘恭先前侍奉刘玄,后刘盆子称帝,他就跟着赤眉混了。
尽管刘盆子是个傀儡,但是其兄这一声怒吼,总算将樊崇吼明白了。做人可以无耻,但不能这么无耻。过河拆桥,见利忘义,不厚道啊。
樊崇拍拍脑袋,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只见他抬头说道,好吧,赦免刘玄,封为长沙王。
刘玄侥幸躲过一劫。但是,躲得过今天,躲得过明天吗?躲得过明枪,又能躲得过暗箭吗?一想到这里,他心都凉了半截。他坚信,在赤眉的阴暗处,埋伏着一批暗箭高手,迟早会朝他背后射来。
刘玄想对了。的确,在赤眉的队伍里藏着一批放冷箭高手。可能有人已经想到了,这些要放冷箭的就是在皇宫里跟刘玄大打出手,被赶出长安城投奔赤眉的将领。比如,新市兵王匡就是其中一个。
王匡很冤,做坏事的都是他的部将,然而什么坏事人家想都栽到他头上来。没办法,他是领导,没有他点头,那帮人能乱来吗?不管王匡是不是这样想的,可人家就是这样想的。可见,乱世当领导,还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当然,王匡是投了赤眉,可没人哪只眼看到,他要准备给刘玄放冷箭。倒是有人看见,下江兵另外一个将领要投暗枪了。
下江兵首领是王常,曾经跟刘是一伙的。他这属将叫啥名字,我认为也就不必交代了。既然是放暗枪的,就让他永远躲在历史的暗处,不被人知算了。
在赤眉集团中,负责保护刘玄的是一个叫谢禄的将领,时被赤眉封为右大司马。那想放冷箭的这样忧虑地告诉姓谢的:长安三辅百姓,都想把刘玄抢回去当他们的皇帝。如果真被他们抢走了,以后联合攻击咱们,那不是坐着等死吗?出来混,安全第一,不如这样……
后面的话不用多说,人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谢禄听后,深以为然,决定对刘玄下手。
有一天,刘玄要出城郊游牧马,谢禄派人跟从,就在郊外将他绞杀。
继王郎之后,又一个自立为天子的人倒下了。没有掌声,没有鲜花,只有悲凉与叹息,在遥远的夜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