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疯狂的断背山(第7/8页)

在王嘉看来,董贤就是这么一个杂种。一步步、一次次地将刘欣套牢,可刘欣还心甘情愿地用虚弱的身体替他扛起一个权力的明天。董贤每前进一步,踩的不仅是皇帝的背,更是皇帝身后千万汉朝人的生命。

无论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还是从男人的脾性出发,王嘉都必须将董贤讨伐到底。所以,他将诏书封还以后,又亲自写了一封长篇奏书,将董贤从头到尾批了一顿。

奏书太长,我就只能罗列王嘉的基本观点:高安侯董贤,不过是凭着媚功取宠的伪娘,陛下为了填满他无尽的欲望,竟然狮子大开口,将大量财富赠送给他,可谓前无古人。您不心痛,汉朝人民都替您心痛,这是其一;董贤第一次封为关内侯,紧接着就封高安侯,按理应该满足了,现在突然又想增加采邑,实在没什么道理。这是其二。

最重要的还在后面:陛下,您现在身体很不好,您还是多关心自己,少关心董贤。而且您大把大把替董贤烧钱的时候,也要想想当年汉高祖他老人家创业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最最后,王嘉还总结道:将陛下诏书退回,违反皇帝旨意,我应该自我弹劾,立马下台。但是呢!我怕弹劾书一上,天下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时陛下您的脸往哪搁呀!所以,为了董贤,为了陛下,我还是没有自我弹劾,您还是自己看着办吧!

刘欣一看王嘉这奏书,就差没崩溃了。反了皇帝,竟然还那么振振有词。看来,王嘉这种丞相,可谓死猪不怕水烫,仅给他颜色瞧,那是永远不够的,所以必须动真格的,给他亮刀子。很快的,他就找到了一个借口,一个可以置王嘉于死地的理由。

准确地说,是王嘉一不小心露出一只马脚,被刘欣抓到了。写奏上奏,向来是王嘉的特长,但是他这次彻底栽了,栽在了一封奏书上。

这事说来话长,涉及到前面的东平王刘云案件。当初,东平王刘云被息夫躬等人告发后,由廷尉梁相负责审理。但是,廷尉梁相认为,他处理的东平王案件,可能是一起冤案,所以就故意拖拉,不按时间审理。

从某种角度来说,刘欣当皇帝,是不称职的。但是,他是个少年老成的家伙,搞阴谋诡计,转嫁政治危机,还是十分拿手的。他早就看出来了,东平王这种案子,很容易就能结案,可廷尉梁相故意拖拉,肯定是别有用意。

按汉朝法律,春天是不能用刑的。所以,所有刑事案件必须在春天到来之前通通结案,以免夜长梦多。不然,拖到来年春天,就有可能被赦免。而梁相一拖再拖,眼看冬天就要结束了,还没有结案,所以刘欣一下子就看出猫腻来了。

这还是次要的。还有,当时刘欣身体一直不好。梁相可能认为,只要再拖一拖,刘欣可能就架不住,一脚崩了。只要一崩,东平王刘云的事就好翻案了。

刘欣是坚决不能给刘云翻案的。于是,他就对廷尉梁相有意见了,啥也不说,就将梁相免职,直接贬为平民。接着,在春天到来之前,刘欣也顺便给东平王刘云定了罪,贬为平民。

廷尉梁相出事,丞相王嘉是领导,他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于是,王嘉就上书,自我弹劾,以示自我批评。事情还未结束,数月后,刘欣又将梁相赦免。这时,王嘉就紧跟着上书。

王嘉上书,主要是替属下梁相说话。他对刘欣说:“梁相那么有才,只是赦免,没有起用,我都替您感到可惜了。”

刘欣早想把王嘉砍了,这次王嘉自己就撞到刀口上来了,怪不得他了。于是乎,杀气腾腾的刘欣把王嘉叫到面前,然后当着尚书等人的面大声训道:“梁相奸诈,众人有目共睹,你之前也自我弹劾,做过自我批评的。转眼几个月,你又替他说话,前后不一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嘉一听,傻了,好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说错话了。他当场脱下丞相帽,向刘欣道歉,请求宽恕。

刘欣得意地冷笑。之前你搞得我都差点抓狂了,你还不放手。现在好不容易捏住你的软肋,就想我饶你,哪有那么好的事。紧接着,刘欣派人将王嘉替梁相说话一事立案,交给百官讨论。这时,立马就有人跳出来,要踩王嘉了。

王嘉怎么也没想到,踩他的人,是他向来极度欣赏和推荐的人。这个人,就是前任丞相孔光,刚被刘欣重新起用的光禄大夫——孔光。

孔光言简意赅,直接指控王嘉道:“丞相王嘉,忽悠皇帝,大逆不道,应该请他立即到廷尉诏狱报到。”

孔光一唱,刘欣紧跟一和,批准逮捕王嘉。

还是孔光看得准,汉朝的江湖,是皇帝刘欣的江湖。皇帝想让你死,你绝对活不了。如果皇帝下诏,派人持节逮捕某高官,不用等结案,基本上可以说是死定了。所以,每当有高官获罪,皇帝派人持节来拿人,他们往往先持节使者一步自杀身亡。比如,前丞相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