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绝代双雄斗北方(第3/12页)
双方交战,东魏军见对方兵少,一拥而上,人人争功,队形大乱。芦苇丛中伏兵尽起,李弼率骑兵横向冲锋,将东魏军拦腰斩断。双方展开一场激战。彭乐杀得肠子流出来塞进去继续冲阵,西魏将李檦、耿令贵血染铠甲。东魏将士盲目乐观,备战不充分,陷身泥淖中无法恢复队列,阵型大乱,被杀得大败。高欢败退回营,整顿败军,发现诸营已空,军队大多逃散。
斛律金劝高欢赶紧过黄河,否则性命难保,高欢心有不甘,迟迟不肯动身。万分危急关头,斛律金挥舞马鞭抽打高欢的战马,一同逃向黄河岸边。夜色里到处是争渡的败兵,高欢骑上一头高大的骆驼,涉到河中,勉强爬上渡船,狼狈逃往东岸。东魏军丧兵八万,丢弃铠甲兵器十八万余件。西魏军以一破十,暂时解除西魏政权濒临灭亡的危机,收编东魏精壮的军士两万,其余六万人全部释放回家。宇文泰释放俘虏值得称道,与白起和项羽杀降举动比起来昭显出仁爱风范。此战过后,双方军事力量不再呈现一边倒的态势,高欢再也未能踏上关中的土地。
河桥鏊兵
宇文泰大获全胜,关中各地豪强的军队陆续抵达。宇文泰将主力与各州军队及降兵混编,兵分三路对东魏发起战略大反击:中路,独孤信率步骑二万进攻洛阳;南路,李显向南阳挺进;北路,贺拔胜、李弼渡过黄河攻击河东重镇蒲坂。西魏军进展迅速,蒲坂守将投降,高敖曹放弃弘农渡河退往河北,独孤信收复旧都洛阳,宇文贵、韦孝宽等将领纷纷击败东魏守军,攻占河南大片土地。
形势岌岌可危,高欢却笑了,他看到宇文泰的弱点。宇文泰用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进行大纵深攻击,占领的地盘越多兵力越不足。东魏军虽然损失八万人,但加上高敖曹的汉军及后备部队仍然不下二十万,山西、河北毫发未损,经济力量雄厚。宇文泰重蹈高欢骄傲的毛病,大败后的高欢反倒冷静许多,不再轻视对手。
高欢主动退出河南各地,就是想分散宇文泰的兵力。
侯景来见高欢,提出一个诱人的计划,“黑獭狂妄,被胜利冲昏头脑,动用关中所有的军队三路出关,关内必无防备,我愿带两万精锐骑兵直捣长安取黑獭首级。”侯景明目张胆向高欢要权要兵,高欢认为可行,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然而,望着短小精悍的瘸腿猴子,高欢有一丝说不出的顾虑。
高欢默不作声,踱着内八字脚回内室休息去了。妻子娄昭君一句话道出高欢忧虑所在,“如果战事的进展真像狗子说得那样,狗子岂有回来的道理,得到黑獭失去狗子,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呢?”从日后侯景纵横江南、称帝建国来看,娄昭君相人之术真是炉火纯青。选中好夫婿,认准中山狼。侯景是另一个宇文泰,一个不甘心居于人下的枭雄。
沙苑会战,六镇鲜卑兵损失不少,不能把剩余的精锐骑兵轻易交给旁人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方,也不能打击部下立功的心情。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与其让侯景闯关中,莫如让他反攻河南。高欢委任侯景为西南道大行台,河南战区司令官,全权负责河南。侯景从此大才得展,成为真正的河南王。为防侯景专权,高欢配备了一个更加跋扈的将军高敖曹担任副手。细数高欢手下的将领,只有侯景能抗衡宇文泰,当然还有一个被高欢雪藏的高手,不到万不得已,高欢不会用,因为他要把那个高手用在百年之后。
得到提拔的侯景兴奋异常,他从即将燃烧的熊熊烈火中救出宇文泰的目的达到,如果宇文泰死了,未参加韩陵山大捷的他怎么可能力压高敖曹、斛律金、高岳等人名冠诸将之首,成为东魏国第一位元帅、四星级上将,手握地方军政大权的诸侯。侯景格外卖力,来到虎牢关收拢整顿各地败退下来的军队,积极练兵,东魏各路军队云集虎牢关。侯景迅速收复大部分失地,独孤信退守洛阳金墉城。
高欢见机会已到,亲率铁骑自晋阳南下,下令东魏军发动全面反攻。侯景与高敖曹将独孤信团团包围。为尽快拿下金墉城,侯景丧心病狂火烧洛阳,宫殿、佛寺、官衙、民宅烈火熊熊,孝文帝呕心沥血营建的都城毁于大火之中,一片断壁残垣。数年后东魏官员杨衒之受命来到洛阳,目睹“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尽、庙塔丘墟”的萧条景象,追忆往昔繁华,写下传世千古的《洛阳伽蓝记》。侯景一生毁掉两座当时世界最著名、最繁华的都城。如果说洛阳已经迁都,人员损失不大的话,那么侯景对建康城的破坏,可算罪大恶极,罄竹难书。但是,恶人也有恶人的好处,谁也遮掩不住侯景的巨大威力,试问谁能毁掉纽约和洛杉矶,我,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