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六镇大起义(第6/7页)

元深听到朝廷的措施后,哀叹道:“这些人将成为流民,如同西晋的乞活军!”六镇兵民不是农民工,他们是帝国曾经的精英,让他们去汉化区做低等平民必定激化矛盾。难怪六镇人要拥护元深做领袖,他深深懂得边民的心。

破六韩拔陵死了并不意味着北魏国太平无事。西方义军在羌人莫折念生和敕勒人胡琛率领下风生水起,席卷关中甘凉。

行台萧宝寅讨伐关中义军先赢后输。名将崔延伯在黑水河歼灭莫折念生十余万义军,转而北上,与各路魏军会师于安定城,意图一鼓作气拿下高平镇的胡琛。

胡琛针锋相对,部将万俟丑奴、宿勤明达向魏军发起攻击。黑水河的胜利蒙蔽了老将军崔延伯的眼睛,不顾军队长途跋涉,困顿不堪,领兵出战。双方交战,义军击败拥有甲兵十二万,铁马八千的北魏大军,临阵斩杀崔延伯,取得关中战役空前大捷。

南朝趁火打劫,梁军兵分三路北伐。益州刺史萧渊猷兵围剑阁小剑关,目标直指汉中;梁将曹义宗出襄阳包围魏国的荆州(今天的邓州);梁朝开国将领硕果仅存的名将裴邃总督东线兵马由合肥出师北伐。

裴邃亲率三千铁骑直插寿阳,西昌侯蔡渊藻、二皇子豫章王萧综各率本部兵马继进。老帅夜袭寿阳外城,一日九战,因别部迷失道路,未能按时赶到,丧失攻占寿阳的机会。裴邃绕过寿阳,连下魏城九座,克武阳三关,设伏围歼北魏河间王元琛的五万援兵,魏军龟缩寿阳不敢出战。

形势严峻,这是北魏国入主中原以来最危急的时刻。狼烟遍地阻挡不住胡太后对爱情的渴望。为消除元怿留下的寂寞,又一个情人郑俨睡上胡太后舒适的大床。郑俨相当于胡太后的老公,昼夜留在皇宫大内,很少回家。郑俨每次回家都有太监跟着,想在家呆一晚上绝不可能,想和老婆亲热一下,太监当中一站。郑俨和老婆只能说一说家务事,聊聊感情都不行。

除了郑俨,胡太后暗地里还有一个面首,那是个未婚棒伙子,卧虎李崇的儿子李神轨。李神轨做事小心,人们传归传,谁也没有拿到他和胡太后偷情证据。从一件事上可以看出胡太后对李神轨之关心。李神轨追范阳卢氏的一个女孩,人家父亲不乐意,把女儿许配给别人。女孩出嫁,高朋满座。胡太后派宦官下诏叫停,婚姻非法,酒席停办,为情人出了失恋的一口恶气。

有了情人们的滋润,胡太后再度焕发青春,特别注意仪表服饰,经常化妆做美容。她爱漂亮,元魏皇族不满意。一次游玩中,曾被元叉赶出朝廷,蒙胡太后召回的元顺公然讥讽道:“按照古礼,女人丈夫死后应自称未亡人,头去珠玉,衣不文采。陛下年将不惑,整天搞得和妖精似的,如何母仪天下,垂范后世!”

胡太后羞得面红耳赤,我打扮漂亮点碍你什么事了。好在胡太后不是泼妇,起驾还宫,把元顺召进宫内,私下无人臭骂一顿:“我千里迢迢把你召回朝廷,难道就是让你大庭广众之下羞辱我吗?”元顺面不改色,振振有词:“陛下不畏天下之笑,难道会为臣的一句话感到羞耻吗!”

胡太后默不作声,以后找个机会打发元顺去地方。胡太后的面首难与冯太后的情人相比,面首们报喜不报忧,朝局混乱不堪。河北大起义爆发,风雨飘摇的北魏帝国离末日越走越近。

出逃

北魏帝国进入中原之后,为确保中原地区安全,在各州设置营户,即军府。军事上北魏仍然沿用胡汉分治的政策,胡人打仗,汉人耕种。各地军府鲜卑人做军官,士兵多是草原各民族的俘虏及其后代。主要以高车等胡族为主,汉人也有参军者,然而人数不多,号“吴兵”。六镇军民作为战俘发配到各州军府安置,不是胡太后的突发奇想,而是北魏帝国传统做法。

失去家园的六镇军民一路饥饿困苦,艰难辗转来到河北,发现还是吃不上饭。因为河北地区频遭水旱,当地人早已饥馑数年,人口逃散,哪里有粮食供应多出的二十万张嘴。

六镇兵民人人激愤,怒火填膺。一部分六镇人走到上谷(今天河北怀来)不肯再走。柔玄镇兵杜洛周振臂一呼,六镇降户景从云集。杜洛周继承破六韩拔陵真正的称号,河北北镇戍兵举旗响应。

北魏朝廷慌忙严兵守卫卢龙塞、居庸关至军都关一线。顾头不顾尾,另一支已经走到河北定州的六镇兵民在怀朔镇兵鲜于修礼的率领下起兵,队伍迅速发展到十余万。鲜于修礼被叛徒元洪业所害,正当元洪业准备向朝廷投降之时,部将葛荣杀死元洪业,继续对抗朝廷。

杜洛周击败柔然阿那瑰一万轻骑,挥旗南下定州和瀛洲。起义军即将合兵,高欢出手了。